梁启超在近代中国新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不仅是一位著名的报刊活动家,同时也是一位新闻思想家。他的新闻学论文有30多篇,其中重要的有。《论报馆苞益于国事’、《清议报第一百册祝辞》、《敬告我同业诸君》、《国风报叙例》、《舆论之母与舆论之仆》、《读十月初三日上谕感言》等篇。他在这些文章中,根据自己的办报经验,吸收西方的新闻理论,形成了他的新闻思想。其主要内容是:
一、关于报纸功能的主张。戊戌变法前,他在《论报馆有益于国事》一文中,将报纸的功能归纳为“去塞求通”四个字。他针对当时中国闭关自守、妄自尊大、愚昧无知的状况,尖锐地指出:一个国家的强与弱,取决于国情的通与塞。“通”包括通上下和通中外两个方面:通上下是为了,“宣德达情”,即把朝廷的政策“喻之民”,把百姓的下情达于上,通中外是为了“知己知彼”,打破闭关锁国的局面。而“去塞求通”最好的办法,就是办报,因为报纸可以起到耳目喉舌的作用。他的这种思想,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要求冲破封建藩篱,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戊戌改变以后,梁启超到了日本,接受了西方新闻思想的影响,进一步把报纸的功能归纳为“监督政府”和“向导国民"这两个大天职。他系统地论述了政府为什么需要监督、由谁来监督、报纸为什么能够监督政府和怎样监督政府等问题;同时论证了国民为什么需要向导、由谁来向导、报纸为什么可以向导国民和怎样向导国民等问题。他指出,报纸“当如父兄之视子弟”那样去监督政府,“当如孝子之事两亲,那样去向导国民。他的这一思想,具有资产阶级民权思想的色彩,对当时报界有很大影响。
二、关于办报原则的主张。他在《清议报第一百.册祝辞》中,提出了衡量报纸好坏的四条标准,也就是办好报纸的四项原则。它们是:1.宗旨定而高。就是说,报纸应当“以国民最多数之益”为宗旨,不应该以“牟利”、“媚权贵”、“悦市人”为宗旨。2.思想新而正。就是说,报纸应该宣传新思想、而这种新思想一定要适合中国国情,看看这种思想是否对中国有利,再决定是鼓吹之还是抛弃之。3.材料富而当。就是说,报纸内容要丰富,而且要使读者“阅一字得一字之益”。4.报事确而速。指出新闻报道准确无误是取信于读者的前提;迅速及时是赢得读者的重要因素。
三、关于健全舆论的主张。梁启超在1906年以后,对什么是舆论、舆论的形成、舆论的力量、舆论的种类、舆论与报纸的关系和报纸怎样才能造成健全的舆论等问题,作了系统的论述。他指出,舆论是“多数人意见之公表于外者”,舆论是一,“天地间最大之势力”,报馆是造成舆论“之机关之最有力者”,报纸要造成健全的舆论必须具备五个要素:即报人要有丰富的知识;要出以真诚,以国家利益为目的;要坚持“直道”,“不侮鳏寡”,“不畏强御”,要出以“公心”,不以自己的好恶来判断是非,要有节制,对读者要“导之以真理”,不能“拨之以感情”。
四、关于宣传方法的主张。粱启超总结他的办报经验,提出了两种相反相成的宣传方法,即浸润的方法和煽动的方法,所谓浸润的方法,就是“旦旦丙聒之,月月而浸润之”的潜移默化的方法;所谓煽动的方法,就是“故作惊人之语,造极端之词”以使读者猛省的方法。梁启超的这些主张,对当时和以后很长一个时期的新闻界有很大的影响,尤其他的报纸两大天职说和办报四条原则,为许多报纸所奉行,对改变报界的面貌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他提出的“暗中为舆论之主,表面居舆论之仆”的观点和故意造极端之词的宣传方法,则对以后的报界起了消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