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存在菲利普斯曲线体现的通胀率与失业率的替代关系。
①根据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在我国宏观经济政策调整幅度较小、经济环境较为稳定的时期,存在着较为明显的菲利普斯曲线关系。模型检验的结果亦是如此。在经济波动较小的年份,曲线的拟合度较好,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替代关系较为明显。
②分段拟合的曲线模型显示,后一周期的曲线斜率高于前一周期,相同的失业率水平下需要保持高于上一周期的通货膨胀率与之相应,即欲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需要付出较前几轮更高通货膨胀率的代价。这是新经济的转变带给我们的经济和社会难题,也使得我国本来就非常严峻的就业压力更加紧张。
(2)短期的菲利普斯曲线失灵具有时代特殊性。
①市场机制不完善,国家干预较强
改革开放之初,国家政策因素对曲线的走向干扰较强,因此1979-1980年我国菲利普斯曲线的走向了发生较大程度的变形。
②转型时期产业结构的大幅调整
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大力发展高投入、低产出、高损耗、低效率的粗放型产业到90年代末向集约型产业转变,逐步实现产业的全面升级,并且加大了对绿色环保、能源节约等产业发展可持续性的关注程度,控制了高消耗低产出产业的发展。
(3)我国菲利普斯曲线短期与长期走势相辅相成、相互影响。
政策建议:
(1)保持适度经济增长以缓解严重的就业压力
1997年以来,我国通货膨胀水平一直处在5%的警戒线之下,甚至出现了通货紧缩的现象,虽然近年又有上升趋向,始终没有大的波动出现。这主要是与我国宏观调控手段的多样化和日渐成熟的政策搭配相关的。 1991年以来我国失业率一直处于上升之中。隐性失业排放的继续、农民工进城规模的扩大等必然造成更大的就业压力。因此我们认为现阶段应该保持适度的通货膨胀率和稳定高速的经济增长,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2)大力发展集约型劳动密集产业
大力发展集约型劳动密集产业,以降低菲利普斯曲线在新一轮的斜率。根据我们所建立的我国菲利普斯曲线的走向模型可以看出,我国菲利普斯曲线走向的斜率是大于前一周期的,这代表着欲降低相同水平的失业率,后一周期必须付出高于上一周期的通胀率与之对应。因此,国家政策的调整应该考虑如何降低下一轮曲线的斜率,以使得相同通胀率的同时带来更多的失业率下降。我们认为,应该在大力发展现代化产业的同时,鼓励和扶持集约型劳动密集产业,这样,在获得产业结构升级的同时,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3)继续进行有效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干预
从我国1998-2002年刺激经济方案和2009年经济启动方案来看,短期和长期菲利普斯曲线中失业与通货膨胀确实存在替代关系,证明我国政策干预是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