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历类考试大学宗教学
(简答题)

有些大老板经常用上万元做善事,而有些穷人最多只有几十块来供养三宝,两者相比,是否前者的功德就大?为什么?请引用教证加以说明。

正确答案

不一定。判断业力的大小,不在于外表的形象,而在于内心。平时不管你供养了多少钱,如果起了贪心、嗔心、痴心,或者只是为了自己发财、健康,都没有太大的功德;假如你的心非常虔诚,就算没有很多钱供养,也会积累不可思议的功德。智悲光尊者在《功德藏》中也说:“只随善恶意差别,不随善恶像大小。”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简答题)

    有些人经常咒骂自己的敌人:“愿他倒霉、失败,让他不得好死……”对此现象,你如何看待?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有些人经常问上师:“我学佛这么多年了,为什么还没有开悟啊?”对这种现象,你如何看待?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有些人口中说着“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但行为上经常大肆造恶业,这是为什么?你平时应该怎么做?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有些人因害怕犯戒而不敢入密宗,请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看法。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有些天尊因贪著美酒而不堪为应供处,那我们佛教中对有些护法神也要供酒,这种现象是否不合理?请说明理由。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有些人说:“真正的皈依是能所双亡、什么都不执著,所以没有必要经常随念三宝,这些都是著相而修,不究竟!”对此你是怎么看待的?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有些人经常说:“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我虽然逼不得以造了一些恶业,但我的心是很好的。”他们这种情况会遭受恶果吗?心好的标准是什么?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有些居士学佛,家里非常反对,经常砸佛像、烧经书。这些居士就认为自己发了菩提心,不能让众生依靠自己造罪,所以只好放弃学佛。这种做法对吗?你遇到这种情况时会怎么办?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以前有些人为了避免非典而躲到山里去,这是皈依吗?如果是的话,属于哪一种皈依?它有什么特点?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