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的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稻瘟病R对易感稻瘟病r为显性,这两对基因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将一株高秆抗病的植株(甲)与另一株高秆易感病的植株(乙)杂交,结果如图所示。下面有关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A如只研究茎高度的遗传,图示表现型为高秆的个体中,纯合子的概率为1/2
BF1 中表现型不同于两个亲本的比例1/2
C对甲植株进行测交,可得到能稳定遗传的矮秆抗病个体
D甲乙两植株杂交产生的子代有6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
A、图示表现型为高秆的个体中,纯合子的概率为1/3;错误。
B.F1 中表现型同于亲本的比例=3/4×1/2+3/4×1/2=3/4,不同于亲本的是1/4;错误。
C.对甲植株进行测交,得到的矮秆抗病个体的基因型为ddRr,不能稳定遗传;错误。
D.甲乙两植株杂交产生的子代有=3×2=6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正确。
考点: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
点评:考查学生提取信息、分析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平时应该加强训练。
相似试题
(单选题)
假如水稻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稻瘟病(R)对易感稻瘟病(r)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现用一个纯合易感稻瘟病的矮秆品种(抗倒伏)与一个纯合抗稻瘟病的高秆品种(易倒伏)杂交,F2中出现既抗倒伏又抗病类型的比例为()
(单选题)
假如水稻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稻瘟病R对易感稻瘟病r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现用一个纯合易感稻瘟病的矮秆品种(抗倒伏)与一个纯合抗稻瘟病的高秆品种(易倒伏)杂交,F2中出现既抗倒伏又抗病类型中的能稳定遗传个体比例为()
(单选题)
假如水稻的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稻瘟病(R)对易感稻瘟病(r)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现用一个纯和易感稻瘟病的矮秆品种(抗倒伏)与一个纯和抗稻瘟病的高杆品种(易倒伏)杂交,F2中出现既抗倒伏又抗病类型的比例为()
(单选题)
假如水稻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稻瘟病(R)对易感稻瘟病(r)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用一个纯合易感病的矮秆品种(抗倒伏)与一个纯合抗病高秆品种(易倒伏)杂交,F2代中出现既抗病又抗倒伏类型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
(单选题)
假如水稻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稻瘟病(R)对易感稻瘟病(r)为显性,两队性状独立遗传。现用一个纯合易感稻瘟病的矮秆品种(抗倒伏)与另一个纯合抗稻瘟病的高杆品种(易倒伏)杂交,F2中出现能稳定遗传的既抗倒伏又抗病类型的比例为()
(单选题)
假如水稻高杆(D)对矮杆(d)为显性,抗稻瘟病(R)对易感染瘟病(r)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现用一个纯合易感染稻瘟病的矮杆品种(抗倒伏)与一个纯合抗稻瘟病的高秆品种(易倒伏)杂交,F2中出现既抗倒伏又抗病类型的比例为:()
(填空题)
小麦的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锈病(T)对不抗锈病(t)为显性。锈病是锈菌引起的,使叶片失去光合作用的能力。为了提高小麦的产量,有人做了如下实验:让高秆抗锈病与矮秆不抗锈病的两个品种杂交,F1全为高秆抗锈病,F1自交得F2419株,其中高秆抗锈病为236株、高秆不抗锈病为78株、矮秆抗锈病79株、矮秆不抗锈病为26株。试分析回答:
(填空题)
小麦的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锈病(T)对不抗锈病(t)为显性。锈病是锈菌引起的,使叶片失去光合作用的能力。为了提高小麦的产量,有人做了如下实验:让高秆抗锈病与矮秆不抗锈病的两个品种杂交,F1全为高秆抗锈病,F1自交得F2419株,其中高秆抗锈病为236株、高秆不抗锈病为78株、矮秆抗锈病79株、矮秆不抗锈病为26株。试分析回答:
(填空题)
小麦的高秆(D)对矮秆(d)是显性,抗锈病(T)对不抗锈病(t)是显性,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有高秆抗锈病(DDTT)和矮秆不抗锈病(ddtt)的两个品种,经杂交后得到F1,F1自交后得F2。请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