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文明就其本质来说就是一个对话文明。这个对话文明表现出的特点是开放、包容和进步。很多基于宗教之上的文明一方面具有封闭性和排他性等特点,另一方面又具有使命感和扩张性,即把自己的价值观扩张甚至强加给其他文明,“转化”其他文明。和宗教文明不同,中国文明是世俗文明,秉持开放包容的态度来对待其他文明,通过和其他文明的对话,学习其他文明来实现自己的进步。因此,人们也可以称之为“学习文明”。
材料二:“中国威胁论”起源于西方人对非西方文明的误解,其原因既有现实的因素,也有文化和思维方式上的隔膜。西方人根据自己的历史和文化来解释历史、文化、思维方式不同的人的行为。他们把中国的变革和发展纳入到西方曾经经历过的“发展阶段”中去,以此论证中国崛起后必然像他们自己的过去那样殖民、扩张和称霸。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请提出三条理由来说明西方的“中国威胁论”是错误的。
正确答案
①中国文明深深的影响到中华民族的热情好客、睦邻友好、崇尚交流的性格,成就了“礼仪之邦”之美誉;
②影响着中国人民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走的是和平崛起之路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③能与其他民族文化求同存异、兼收并蓄而和睦相处;
④一贯尊重文化多样性,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在平等交流中共同繁荣;⑤涵养着爱好和平中华民族精神.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简答题)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材料二:为进一步解决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环境制约问题,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全国人大常委会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将修改环境保护法列入了2014年立法工作计划。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简答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600—300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这一时期东西方都出现了杰出的思想家,西方有苏格拉底,东方有孔子,他们的思想照亮人类前进的道路。
(简答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600—300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这一时期东西方都出现了杰出的思想家,西方有苏格拉底,东方有孔子,他们的思想照亮人类前进的道路。
(简答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说:“鸦片战役”以后,志士扼腕切齿,引为大辱奇戚,思所以自湔(音间)拔;经世致用观念之复活,炎炎不可以抑。又海禁既开,所谓“西学”者逐渐输入;始则工艺,次则政制。 材料二 日本学者福泽渝吉在《文明论概略》中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倘若次序颠倒,看似容易,实则不通。 结合欧洲和中国近代化的史实评述材料二的观点。
(简答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其中蕴含着综合国力进一步跃升的“实力特征”,蕴含着社会和谐进一步提升的“幸福特征”,蕴含着中华文明在复兴中进一步演进的“文明特征”,蕴含着促进人全面发展的“价值特征”。
(简答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其中蕴含着综合国力进一步跃升的“实力特征”,蕴含着社会和谐进一步提升的“幸福特征”,蕴含着中华文明在复兴中进一步演进的“文明特征”,蕴含着促进人全面发展的“价值特征”。
(简答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600—300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这一时期东西方都出现了杰出的思想家,西方有苏格拉底,东方有孔子,他们的思想照亮人类前进的道路。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周)旧有世俗权威和精神权威的崩溃与当时的变法一同产生了新的问题。过时的传统必须摒屏除,而人们也必须找到新的指导原则。……我们惊奇地发现,中国这一思想繁荣的时代(东周)与古希腊的哲人时代是同时产生的。……不过他们得出的答案大相径庭,从而使地中海文明和东亚文明就此分道扬镳,各自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下去。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革》 材料二 明清是中国历史上社会秩序稳定的一个伟大时期。……不幸的是,在此期间欧洲却经历了一系列翻天覆地的现代化发展……不过这并不表明明清两代便是历史的倒退,此间取得的成就亦不容否认。如果能更好地了解这几百年来的中国历史,我们应能发现不少的革新和发展。中国社会远非停滞不前,不过与西方相比其步伐较慢,程度较浅罢了。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革》 据材料二回答,明清时期在思想领域“革新与发展”的表现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