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病人角色缺如:主要表现是意识不到自己有病,或对疾病持否认态度。角色缺如的不良后果可能是拒医,贻误治疗的时机,使病情进一步恶化。
(2)病人角色强化:主要表现是对自己所患疾病过度关心,过度依赖医院环境,不愿从病人角色转为常态角色,不愿出院,不愿重返原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
(3)病人角色消退:表现为疾病还未痊愈,病人却从病人角色过早地转入常态角色。这种情形多发生在疾病的中期,对疾病的进一步治疗和康复不利。
(4)病人角色恐惧:表现为对疾病的过度惧怕、担忧,过多地考虑疾病的后果,而对自己的健康过度悲观。病人往往四处求医,滥用药物。
(5)病人角色假冒:这类人并无疾病,但为了摆脱某种社会责任、义务或获得某种利益而诈病,如诈盲、诈聋等。
(6)病人角色认同差异:医护人员通常强调病人应遵从病人角色和义务,行为应符合病人角色或身份。而病人往往较多强调自己的权利,忽略了义务,很容易与医护人员发生冲突。
(简答题)
从社会常态角色转变为病人角色时,常见哪些适应不良的表现?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