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据魏国李悝《尽地力之教》载:“治田勤谨,则亩益(增产)三斗。不勤,则损(减产)亦如之。”又据《孟子·梁惠王上》载:“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上述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井田制开始瓦解
B小农经济的兴起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家庭手工业产生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依据题干中“治田勤谨,则亩益(增产)三斗。不勤,则损”以及“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的信息说明小农经济积极性得以体现,故选择B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农业发展·小农经济。
相似试题
(单选题)
据魏国李悝《尽地力之教》载:“治田勤谨,则亩益(增产)三斗。不勤,则损(减产)亦如之。”又据《孟子·梁惠王上》载:“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上述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单选题)
据魏国李悝《尽地力之教》载:“治田勤谨,则亩益(增产)三斗。不勤,则损(减产)亦如之。”又据《孟子.梁惠王上》载:“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上述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单选题)
《前汉·食货志》记载:“李悝为魏文侯作尽地力之教。„„以为地方百里,提封(通共、大凡之意)九万顷,除山泽、邑居,参分去一,为田六百万亩。治田勤谨,则亩益(增产)三斗。不勤,则损(减产)亦如之。”这表明中国古代农业生产重视()
(单选题)
在《汉书·食货志》里,班固:“食谓农殖嘉谷可食之物,货谓布帛可衣,及金刀龟贝,所以分财布利通有无者也,二者,生民之本,……食足货通,然后国实民富,而教化成。”同时该书上篇概括了先秦各家重视农业生产的思想。如管仲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孔丘的“先富后教”,李悝的“尽地力之教”,商鞅的“急耕战之赏”。可见()
(名词解析)
“尽地力之教”
(判断题)
变法家商鞅的作品有《尽地力之教》。
(名词解析)
尽地力之教
(单选题)
“尽地力之教”、“多粪肥田”、“地力常新壮”“时至而作,竭时而止”共同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
(简答题)
简述魏国李悝等人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