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卫考试卫生职称考试医学技术中级超声波医学技术
(单选题)

一急性腹痛的患者,超声检查发现胆囊内多发结石,胰腺弥漫性肿大,回声减弱,不均匀,脾静脉细窄,胰腺周围可见弱回声带,肠管扩张,腹腔见大量透声不好的积液,最可能的诊断为()。

A水肿型胰腺炎

B急性胆囊炎

C肠梗阻

D慢性胰腺炎

E出血坏死型胰腺炎

正确答案

来源:www.examk.com

答案解析

急性胰腺炎最常见诱因为胆道系统疾病和酗酒、高血脂等,它分为水肿型和出血坏死型,后者由于血管被损害,可导致蜂窝织炎、毗邻组织水肿、脂肪坏死和皂化灶形成,腹腔可见大量血性渗出液。

相似试题

  • (单选题)

    患者一周前进食后右上腹痛明显,无明显发热。超声示胆囊大小为8.0cm×3.0cm,壁厚0.4cm,呈双边,囊内可见多发强光团,最大1.6cm,后伴声影,随体位改变有移动。右上腹相当于结肠肝曲位置见8.3cm×6.9cm不均匀光团,与胆囊界限不清,形态不规整,内呈不均质低回声伴气体样强回声反射该患者无排便习惯改变,但作水灌肠超声检查时发现包块的肠壁外部分大于肠壁内部分,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一女性患者,年龄39岁,因反复发作性腹痛、上腹部扪及肿块、皮肤轻度黄染来做超声检查,于右上腹部可见一9cm×6cm囊性肿块,边界清晰,其内透声良好。若仔细扫查发现该囊肿呈纺锤形,并与近端肝管相连,囊内可见强回声光斑,胆囊被推移至囊肿与腹前壁之间,肝内胆管内径为3mm,那么最可能的超声诊断应该是()。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一位右上腹不适患者,超声检查发现胆囊颈部有10mm强光团,后伴声影,胆囊壁黏膜层连续,胆囊腔内可见一边界尚清、形态不规则的稍低回声团块,随体位改变略有移动,其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可能的诊断为()。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患者一周前进食后右上腹痛明显,无明显发热。超声示胆囊大小为8.0cm×3.0cm,壁厚0.4cm,呈双边,囊内可见多发强光团,最大1.6cm,后伴声影,随体位改变有移动。右上腹相当于结肠肝曲位置见8.3cm×6.9cm不均匀光团,与胆囊界限不清,形态不规整,内呈不均质低回声伴气体样强回声反射在进行超声诊断时,对明确诊断有帮助的是()。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患者一周前进食后右上腹痛明显,无明显发热。超声示胆囊大小为8.0cm×3.0cm,壁厚0.4cm,呈双边,囊内可见多发强光团,最大1.6cm,后伴声影,随体位改变有移动。右上腹相当于结肠肝曲位置见8.3cm×6.9cm不均匀光团,与胆囊界限不清,形态不规整,内呈不均质低回声伴气体样强回声反射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患者一周前进食后右上腹痛明显,无明显发热。超声示胆囊大小为8.0cm×3.0cm,壁厚0.4cm,呈双边,囊内可见多发强光团,最大1.6cm,后伴声影,随体位改变有移动。右上腹相当于结肠肝曲位置见8.3cm×6.9cm不均匀光团,与胆囊界限不清,形态不规整,内呈不均质低回声伴气体样强回声反射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患者一周前进食后右上腹痛明显,无明显发热。超声示胆囊大小为8.0cm×3.0cm,壁厚0.4cm,呈双边,囊内可见多发强光团,最大1.6cm,后伴声影,随体位改变有移动。右上腹相当于结肠肝曲位置见8.3cm×6.9cm不均匀光团,与胆囊界限不清,形态不规整,内呈不均质低回声伴气体样强回声反射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患者一周前进食后右上腹痛明显,无明显发热。超声示胆囊大小为8.0cm×3.0cm,壁厚0.4cm,呈双边,囊内可见多发强光团,最大1.6cm,后伴声影,随体位改变有移动。右上腹相当于结肠肝曲位置见8.3cm×6.9cm不均匀光团,与胆囊界限不清,形态不规整,内呈不均质低回声伴气体样强回声反射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一患者于常规体检时应用超声发现胆囊壁轻度增厚,自囊壁向腔内突起多个大小为3~7mm乳头状强回声结节,基底较窄,不随体位改变而移动,不伴声影,诊断考虑为()。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