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马克思之前,所有重大革命——英国革命、美国革命和法国革命——都发生在西方。但在20世纪,所有重大革命都发生在第三世界(落后国家):1917年——俄国、1949年——中国……。20世纪90年代……由于计划经济的失败,1917年以来在第三世界建立的新的革命政权相继垮台。
——以上材料均引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鸦片战争以后的100多年时间里,中国在西方国家的眼中一直是一个弱小国家,但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最近30年的发展颠覆了这个形象。
材料一所指“美国革命”与“法国革命”,其共同的主要指导思想是什么?是自古希腊以来哪一思想的发展?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
材料一所述20世纪“重大革命”与“马克思之前的革命”有何不同?你是否同意“20世纪90年代……1917年以来在第三世界建立的新的革命政权相继垮台”的观点?陈述理由。
正确答案
答案一:同意。;理由:苏联、东欧社会主义政权瓦解。
答案二:不同意。;理由:中国为代表的社会主义革命政权依然存在。或越南、朝鲜等都可以。
答案解析
据材料二,“但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最近30年的发展颠覆了这个形象”,这个“形象”是什么意思?结合所学,概述民国成立后的前十年之间,为“扭转这一形象”所做的主要努力。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
综合上述,指出“中国最近30年的发展”的突出表现,并阐释该发展的原因。
正确答案
经济:确立改革开放的国策;建立并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入世贸组织等;
科技:确立“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教育、科技,提升社会生产力水平;双百方针,促进科技文化繁荣,增强中国软实力。
(注意时间:1978年以来;表现和原因不可颠倒的。)
答案解析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启蒙运动·理性(人文)主义;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俄国十月革命·十月革命的性质;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新中国成立的意义;新时期的政治建设;新时期的法制建设;“一国两制”;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南京临时政府的政策举措;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短暂的春天;思想解放的潮流·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改革开放;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事业·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文艺的春天·科技文化的发展;
相似试题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新疆局部地区降水分布图(降水量单位为mm)。 材料二:下表为新疆2008年经济要素统计表。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新疆局部地区降水分布图(降水量单位为mm)。 材料二:下表为新疆2008年经济要素统计表。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新疆局部地区降水分布图(降水量单位为mm)。 材料二:下表为新疆2008年经济要素统计表。
(简答题)
经济全球化,是全球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6、17世纪的“三角贸易” 材料二:19世纪中后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 材料三:世界贸易中的国家和地区所占份额示意图
(简答题)
经济全球化,是全球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6、17世纪的“三角贸易” 材料二:19世纪中后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 材料三:世界贸易中的国家和地区所占份额示意图
(简答题)
经济全球化,是全球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6、17世纪的“三角贸易” 材料二:19世纪中后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 材料三:世界贸易中的国家和地区所占份额示意图
(简答题)
经济全球化,是全球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6、17世纪的“三角贸易” 材料二:19世纪中后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 材料三:世界贸易中的国家和地区所占份额示意图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当前,油价高涨、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能源短缺等问题凸显,汽车消费者日趋理性,提倡环保消费和前瞻消费。这种新的消费观念催生出低油耗、低排放、一车多能的时尚新车型,并逐步引领汽车消费的新趋势。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中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的知识,分析消费新趋势对汽车行业的影响。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扫墓、踏青、折柳、洙浴、吟咪等,体现了清明节缅怀、感恩和亲近自然的文化传统。近年来,网上祭奠、家庭追思、献花遥祭等,为清明祭扫添增了新的表现形式;人文纪念、公祭先烈、文化展览等,为清明文化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文化创新的途径。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扫墓、踏青、折柳、沐浴、吟咏等,体现了清明节缅怀、感恩和亲近自然的文化传统。近年来,网上祭奠、家庭追思、献花遥祭等,为清明祭扫添增了新的表现形式;人文纪念、公祭先烈、文化展览等,为清明文化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文化创新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