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材料一:开宝四年(971年),宋太祖赵匡胤“置市舶司(古代管理对外贸易机构)于广州,后又于杭、明州置司”。……根据考古,东起日本,南到印尼,西到东非,甚至在非洲内陆的津巴布韦都有宋代瓷器的迹象。……据记载,与宋代进行通商的国家和地区有五十个,其中宋代海船直接到达的有二十多个。……北宋初年,广州的市舶收入只是占了国家财政收入的2%,到了南宋初年占据了全国财政收入的20%。
——梁俏《宋代海外贸易特点及其评价》
材料二:1757年,清政府以“洋商错处,必致滋事”为由,下令关闭宁波、厦门和松江三港的海关,只留广州一口对外通商。……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又制定《防夷五事》;规定外商不准在广州过冬;外商必须在政府指定的商馆中经营;商、民不得向外商借贷,不准为外商打探商业行情或受雇于外商。
——张九渊《中国经济史概论》
材料三:2001年12月11日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成为其第143个成员。
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对外贸易的特点。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
根据材料二,指出清政府的海外贸易政策及这一政策的含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政策长期实行的经济根源及影响。
正确答案
含义:限制对外贸易,禁止国人出海贸易。
根源: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影响: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答案解析
30年来,中国对外开放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的发展历程。请完成下表。
正确答案
②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③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经济开发区。
答案解析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现代中国全面融入世界市场的原因。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填空题)
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封东北的陈桥发动兵变,建立宋朝,史称()。他就是宋太祖。
(单选题)
《文献通考》记载:开宝(宋太祖年号)三年,置便钱务,令商人入钱者诣务陈牒,即日辇至左藏库,给以券,仍敕诸州:凡商人赍(携带)券至,当日给付,不得住滞,违者科罚。下列有关材料中的“券”,表述正确的是()
(简答题)
材料一:假使世界上有一种一本万利的交易,那就莫过于向中国进贡了。这并不是中国呆如木瓜,而是一种荣誉心和类似父母或长兄、长姊,那种天下共主责任感的综合反应,即永不愿使依靠中国的友邦失望。 ——柏杨《中国人史纲》 材料二:“片板不许下海”,“不得私出海” ——明太祖实录 材料三:顺治四年(1647年)七月,清政府颁布《广东平定恩诏》,明确规定“广东近海,凡系飘洋私船照旧严禁。 ——屈大均《广东新语》 除材料一涉及内容外,明清时期还实行什么对外政策?同时期的西方实行了什么对外经济政策?
(简答题)
材料一:假使世界上有一种一本万利的交易,那就莫过于向中国进贡了。这并不是中国呆如木瓜,而是一种荣誉心和类似父母或长兄、长姊,那种天下共主责任感的综合反应,即永不愿使依靠中国的友邦失望。 ——柏杨《中国人史纲》 材料二:“片板不许下海”,“不得私出海” ——明太祖实录 材料三:顺治四年(1647年)七月,清政府颁布《广东平定恩诏》,明确规定“广东近海,凡系飘洋私船照旧严禁。 ——屈大均《广东新语》
(简答题)
材料一:假使世界上有一种一本万利的交易,那就莫过于向中国进贡了。这并不是中国呆如木瓜,而是一种荣誉心和类似父母或长兄、长姊,那种天下共主责任感的综合反应,即永不愿使依靠中国的友邦失望。 ——柏杨《中国人史纲》 材料二:“片板不许下海”,“不得私出海” ——明太祖实录 材料三:顺治四年(1647年)七月,清政府颁布《广东平定恩诏》,明确规定“广东近海,凡系飘洋私船照旧严禁。 ——屈大均《广东新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