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建筑工程考试建造师一级建造师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
(单选题)

对已浇筑完毕的混凝土采用自然养护,应在混凝土( )开始。

A初凝前 

B终凝前 

C终凝后 

D强度达到1.2N/mm2以后 

正确答案

来源:www.examk.com

答案解析

对已浇筑完毕的混凝土,应在混凝土终凝前(通常为混凝土浇筑完毕后8-12 h内),开始进行自然养护。 考点 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施工技术

相似试题

  • (单选题)

    对已浇筑完毕的混凝土,应在混凝土()开始进行自然养护。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背景资料: 某办公楼工程,建筑面积82000m2,地下2层,地上22层,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距邻近6层住宅楼7m。地基土层为粉质黏土和粉细砂,地下水为潜水,地下水位-9.5m,自然地面~0.5m。基础为筏板基础,埋深14.5m,基础底板混凝土厚1500mm,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采取整体连续分层浇筑方式施工。基坑支护工程委托有资质的专业单位施工,降排的地下水用于现场机具、设备清洗。主体结构选择有相应资质的A劳务公司作为劳务分包,并签订劳务分包合同。 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下列事件: 事件一:基坑支护工程专业施工单位提出基坑支护降水采用“排桩+锚杆+降水井”的方案,施工总承包单位要求多提出几种方案进行比选。 事件二:底板混凝土施工中,混凝土浇筑从高处开始,沿短边方向自一端向另一端进行。在混凝土浇筑完12h内对混凝土表面进行保温养护,养护持续7d。养护至72h时,测温显示混凝土内部温度70℃,混凝土表面温度35℃。 指出事件二中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及养护的不妥之处,并分别写出正确做法。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背景 某办公楼工程,建筑面积82000m2,地下3层,地上22层,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距邻近六层住宅楼7m。地基土层为粉质黏土和粉细砂,地下水为潜水,地下水位-9.5m,自然地面-0.5m。基础为筏板基础,埋深14.5m,基础底板混凝土厚1500m,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采取整体连续分层浇筑方式施工。基坑支护工程委托有资质的专业单位施工,降排的地下水用于现场机具、设备清洗。主体结构选择有相应资质的A劳务公司作为劳务分包,并签订劳务分包合同。 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下列事件: 事件一:基础支持工程专业施工单位提出基坑支护降水采用“排桩+锚杆+降水井”的方案,施工总承包单位要求多提出几种方案进行比选。 事件二:底板混凝土施工中,混凝土浇筑从高处开始,沿短边方向自一端向另一端进行。在混凝土浇筑完12h内对混凝土表面进行保温保湿养护,养护持续7d。养护至72h时,测温显示混凝土内部温度70℃,混凝土表面温度35℃。 指出事件二中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及养护的不妥之处,并简要说明理由或给出正确做法。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背景 某公司新建一办公大楼,框架结构,烧结普通砖填充墙。 基础形式为大放脚基础,施工组织设计原定先采用机械开挖,然后人工清底至设计标高。实际土方开挖过程中,机械开挖由于在夜间施工,导致超挖0.2m深。 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由于钢筋放样员识图错误,钢筋下料尺寸超出模板尺寸,需返工处理,施工单位拟将直径16mm以下的钢筋弯折处调直,然后重新加工制作。 屋面梁施工时,混凝土浇筑过后12d采用所有梁模板均拆除完毕,质量检查员发现部分梁出现比较大的孔洞。施工单位将孔洞冲洗干净后,用与梁浇筑时同等强度的混凝土进行填充捣实,并认真养护。 本工程外立面原设计为涂料饰面,主体结构施工完毕后,业主强行将设计更改为隐框玻璃幕墙。幕墙与主体结构采用后置埋件连接,因为幕墙构造需要,部分后置埋件连接位置在填充墙上。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背景 某公司新建一办公大楼,框架结构,烧结普通砖填充墙。 基础形式为大放脚基础,施工组织设计原定先采用机械开挖,然后人工清底至设计标高。实际土方开挖过程中,机械开挖由于在夜间施工,导致超挖0.2m深。 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由于钢筋放样员识图错误,钢筋下料尺寸超出模板尺寸,需返工处理,施工单位拟将直径16mm以下的钢筋弯折处调直,然后重新加工制作。 屋面梁施工时,混凝土浇筑过后12d采用所有梁模板均拆除完毕,质量检查员发现部分梁出现比较大的孔洞。施工单位将孔洞冲洗干净后,用与梁浇筑时同等强度的混凝土进行填充捣实,并认真养护。 本工程外立面原设计为涂料饰面,主体结构施工完毕后,业主强行将设计更改为隐框玻璃幕墙。幕墙与主体结构采用后置埋件连接,因为幕墙构造需要,部分后置埋件连接位置在填充墙上。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背景 某公司新建一办公大楼,框架结构,烧结普通砖填充墙。 基础形式为大放脚基础,施工组织设计原定先采用机械开挖,然后人工清底至设计标高。实际土方开挖过程中,机械开挖由于在夜间施工,导致超挖0.2m深。 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由于钢筋放样员识图错误,钢筋下料尺寸超出模板尺寸,需返工处理,施工单位拟将直径16mm以下的钢筋弯折处调直,然后重新加工制作。 屋面梁施工时,混凝土浇筑过后12d采用所有梁模板均拆除完毕,质量检查员发现部分梁出现比较大的孔洞。施工单位将孔洞冲洗干净后,用与梁浇筑时同等强度的混凝土进行填充捣实,并认真养护。 本工程外立面原设计为涂料饰面,主体结构施工完毕后,业主强行将设计更改为隐框玻璃幕墙。幕墙与主体结构采用后置埋件连接,因为幕墙构造需要,部分后置埋件连接位置在填充墙上。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背景 某公司新建一办公大楼,框架结构,烧结普通砖填充墙。 基础形式为大放脚基础,施工组织设计原定先采用机械开挖,然后人工清底至设计标高。实际土方开挖过程中,机械开挖由于在夜间施工,导致超挖0.2m深。 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由于钢筋放样员识图错误,钢筋下料尺寸超出模板尺寸,需返工处理,施工单位拟将直径16mm以下的钢筋弯折处调直,然后重新加工制作。 屋面梁施工时,混凝土浇筑过后12d采用所有梁模板均拆除完毕,质量检查员发现部分梁出现比较大的孔洞。施工单位将孔洞冲洗干净后,用与梁浇筑时同等强度的混凝土进行填充捣实,并认真养护。 本工程外立面原设计为涂料饰面,主体结构施工完毕后,业主强行将设计更改为隐框玻璃幕墙。幕墙与主体结构采用后置埋件连接,因为幕墙构造需要,部分后置埋件连接位置在填充墙上。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背景 某公司新建一办公大楼,框架结构,烧结普通砖填充墙。 基础形式为大放脚基础,施工组织设计原定先采用机械开挖,然后人工清底至设计标高。实际土方开挖过程中,机械开挖由于在夜间施工,导致超挖0.2m深。 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由于钢筋放样员识图错误,钢筋下料尺寸超出模板尺寸,需返工处理,施工单位拟将直径16mm以下的钢筋弯折处调直,然后重新加工制作。 屋面梁施工时,混凝土浇筑过后12d采用所有梁模板均拆除完毕,质量检查员发现部分梁出现比较大的孔洞。施工单位将孔洞冲洗干净后,用与梁浇筑时同等强度的混凝土进行填充捣实,并认真养护。 本工程外立面原设计为涂料饰面,主体结构施工完毕后,业主强行将设计更改为隐框玻璃幕墙。幕墙与主体结构采用后置埋件连接,因为幕墙构造需要,部分后置埋件连接位置在填充墙上。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某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标准厂房建筑,高3层,无地下室,框架柱柱距7.6m。施工单位制定了完整的施工方案,采用预拌混凝土,钢筋现场加工,并采用覆膜多层板作为结构构件模板,模架支撑采用碗扣式脚手架。施工工序安排框架柱单独浇筑,第二步梁与板同时浇筑。施工过程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结构设计按最小配筋率配筋,设计中有采用HPB300级φ12mm钢筋,间距200mm。施工单位考查当地建材市场,发现市场上HPB300级φ12mm钢筋紧缺,很难买到。施工单位征得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同意后,按等强度折算后,用HRB335级直径12mm(间距250mm)的钢筋进行代换,保证整体受力不变,并按此组织实施。 事件二:二层梁板施工阶段天气晴好,气温16~27℃。梁板模板安装拼接整齐、严密并验收完毕,进行钢筋的安装,且钢筋绑扎经验收符合规范要求。在混凝土浇筑前,用水准仪抄平,保证每一构件底模表面在同一个平面上,无凹凸不平问题,开始浇筑混凝土,并现场制作混凝土试件。浇筑完毕20h覆盖并浇水养护。10d后从养护室取出一组送检试压,其强度达设计强度的80%,施工单位认为已超过设计强度75%,向监理提出拆除底模与架体支撑的申请。 事件三:拆模后发现梁底的外露面出现麻面、露筋等表面缺陷。监理要求分析原因并提出后续工程的防治措施。 事件四:工程竣工前,所有标准养护试件强度均符合设计要求,但部分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判定为不合格,监理工程师要求进行实体检测。施工单位认为应以标准养护试件强度为准,应判断结构符合要求。在建设单位的要求下,最终进行了结构实体检验,经检验合格,由建设单位组织竣工验收。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