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历类考试基础知识
(单选题)

从17世纪开始,中国的《论语》、《大学》等儒家经典,就通过法国传入欧洲。巴黎曾成为欧洲“中国文化热”的中心。法国思想家伏尔泰在其名著《风俗论》中写道:“中国拥有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无法相匹的悠久历史,而且形成了光辉的理性主义文化。当世界上其他民族尚处在神话传说的时代,中国人已经在编撰自己的历史了。”这从一个侧面向世人说明中华文化的()

A博大精深

B源远流长

C兼容并蓄

D革故鼎新

正确答案

来源:www.examk.com

答案解析

该题要抓住几个关键的地方“从17世纪开始”、“悠久历史”,这些都说明中华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B说法正确;A与题意不符;C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原因;D与题意不符。 考点: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特点。

相似试题

  • (单选题)

    “从17世纪开始,中国的《论语》、《大学》等儒家经典,就通过法国传入欧洲。巴黎曾成为欧洲“中国文化热”的中心。法国的一批杰出的思想家,如笛卡尔、伏尔泰、魁奈、孟德斯鸠,都对中国文化有很深的研究。伏尔泰在其名著《风俗论》中写道:“中国拥有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无法相匹的悠久历史,而且形成了光辉的理性主义文化。当世界上其他民族尚处在神话传说的时代,中国人已经在编撰自己的历史了。”温总理演说中对伏尔泰名著《风俗论》的引述,从一个侧面向世人说明中华文化的()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早在16世纪末期至17世纪初期,欧洲开辟了新贸易航线,中国瓷器开始大量运往欧洲。300多年来欧洲各国从仿造中国瓷器到结合欧洲文化,创造出了令人难忘的欧洲瓷器工业发展史。这体现了()。 ①博采众长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②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③传统文化有民族性和相对稳定性 ④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途径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落日的辉煌” 材料一: 自1530年,白银开始流入中国,尤其是通过菲律宾与中国贸易的西班牙美洲帝国,估计16世纪后半叶至17世纪前半叶,流入中国的白银多达23万吨。自17世纪中期起,因为中国本身与国外的各种因素,白银流入速度减缓。但自1684年起,海外贸易重新展开,白银再度流入中国。1810年代中英贸易,中国仍净流入约37万公斤白银。 材料二: 1700—1800年中英贸易白银流入中国数量统计图。 问题: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落日的辉煌” 材料一: 自1530年,白银开始流入中国,尤其是通过菲律宾与中国贸易的西班牙美洲帝国,估计16世纪后半叶至17世纪前半叶,流入中国的白银多达23万吨。自17世纪中期起,因为中国本身与国外的各种因素,白银流入速度减缓。但自1684年起,海外贸易重新展开,白银再度流入中国。1810年代中英贸易,中国仍净流入约37万公斤白银。 材料二: 1700—1800年中英贸易白银流入中国数量统计图。 问题: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落日的辉煌” 材料一: 自1530年,白银开始流入中国,尤其是通过菲律宾与中国贸易的西班牙美洲帝国,估计16世纪后半叶至17世纪前半叶,流入中国的白银多达23万吨。自17世纪中期起,因为中国本身与国外的各种因素,白银流入速度减缓。但自1684年起,海外贸易重新展开,白银再度流入中国。1810年代中英贸易,中国仍净流入约37万公斤白银。 材料二: 1700—1800年中英贸易白银流入中国数量统计图。 问题: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落日的辉煌” 材料一: 自1530年,白银开始流入中国,尤其是通过菲律宾与中国贸易的西班牙美洲帝国,估计16世纪后半叶至17世纪前半叶,流入中国的白银多达23万吨。自17世纪中期起,因为中国本身与国外的各种因素,白银流入速度减缓。但自1684年起,海外贸易重新展开,白银再度流入中国。1810年代中英贸易,中国仍净流入约37万公斤白银。 材料二: 1700—1800年中英贸易白银流入中国数量统计图。 问题: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17世纪前,欧洲主流观念极力在中国与欧洲间寻找相似性:18世纪时开始建立起“中国是欧洲的对立面”的认识,这个观念一直统率着欧洲人的中国观;一战后,有个别学者提出“东方文明对于建设一个共同的世界文明的必要性甚至是主导性”的观点。由此可见()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学校教育是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大学。汉武帝时,董仲舒提出“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建议。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在长安设太学。太学之中由博士任教授,初设五经博士专门讲授儒家经典《诗》、《书》、《礼》、《易》、《春秋》。 材料二到一八七五年左右,教会学校总数约增加到八百所,学生约二万人,这个阶段的教会学校仍以小学为主,但已有少量教会中学出现,女学校也有增加。到一八九九年止,教会学校总数增加到约两千所左右,学生增为约四万名以上,开始出现大学。 材料三北京大学创立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国立大学,1910年京师大学堂开办分科大学,共开办经科、法政科、文科、格致科、农科、工科、商科,设十三学门,一个近代意义的综合性大学初具规模。 材料四1912年1月蔡元培出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主持制定“壬子癸丑学制”,实行小学男女同校、废除读经等改革措施。另据大众网报道,从2005年秋季开始,济南市有50多所小学开始全面推广儿童经典古文诵读,从浅显易懂的《三字经》到晦涩难懂的《孟子》、《论语》等,越来越多的小学生加入到“读经”行列。 依据材料二,分析教会学校的建立对中国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从公元前5世纪开始,中国古代农业领域里个体生产逐步取代了集体耕作,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