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历类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学类02141《计算机网络技术》
(单选题)

在理想状态的信道中,数据从发送端到接收端是无差错的,但实际应用中,数据的传输会产生差错,下面哪一个不是由于物理介质影响差错的因素()。

A信号在物理线路上随机产生的信号幅度,频率,相位的畸形和衰减

B电气信号在线路上产生反射造成的回波效应

C数据的压缩率太高,造成在传输中出现的错误无法克服

D相邻线路之间的串线干扰,以及闪电,电磁的干扰等

正确答案

来源:www.examk.com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单选题)

    类似于传统的电话交换方式,用户在开始通信前,必须申请建立一条从发送端到接收端的物理信道,并且在双方通信期间始终占用该信道,这样的交换方式属于()。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在分层中继系统中,数据链路层接收或发送信息的基本*单位是()。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在数据通信中,当发送数据出现差错时,发送端无须进行数据重发的差错控制方法为()。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TCP/IP网络类型中,提供端到端的通信的是()。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长2km、数据传输率为10Mbps的基带总线LAN,信号传播速度为200m/μs,试计算: (1)1000比特的帧从发送开始到接收结束的最大时间是多少? (2)若两相距最远的站点在同一时刻发送数据,则经过多长时间两站发现冲突?

    答案解析

  • (填空题)

    为了确保无差错传输,接收端可以通过检错码检查传输的数据帧是否正确,一旦发现传输错误,则采用()方法进行纠正。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传输控制协议TCP在IP协议的基础上,提供端到端的可靠传输,它对应于OSI参考模型的()。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设以太网中的A、B主机通过10Mbit/s的链路连接到交换机,每条链路的传播延迟均为20μs,交换机接收完一个分组35μs后转发该分组。计算A向B发送一个长度为10000bit的分组时,从A开始发送至B接收到该分组所需的总时间。

    答案解析

  • (填空题)

    在数据通信中,为了保证数据被正确接收,必须采用一些同一编码解码频率的措施,这就是所谓的()技术。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