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历类考试基础知识

(题干)

本题共计 2 个问题

下图为1980~2000年我国某市人口密度相对值(即该地人口密度与城市平均人口密度比值)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单选题
1

1980~2000年该城市人口密度的变化表现在()

A甲区人口密度最高,增长速度最快

B乙、丙区人口密度明显减小

C人口密度向西、向南增长最快

D人口密度峰值由单中心向多中心变化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根据题意,人口密度相对值大于1,说明人口比平均密度高,反之较低,图中等值距为0.5。分析图中人口密度相对值等值线,甲区人口密度最高,但增长速度不是最快,东南方人口增长速度更快,向西方向并不是很快,乙、丙两区人口密度相对值较1980年都有增加。所以正确的是人口密度峰值由单中心向多中心变化,表现为图中闭合曲线区域增加,且数值增大。故选D。
单选题
2

该城市()

A甲区土地地价最低

B乙区居住环境逐渐改善

C丙区适宜发展新兴工业区

D向北扩展约36千米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甲区人口密度相对较大,说明居住生活条件好,地价不可能最低;乙区及其附近人口密度相对值并没有特殊变化,只是正常增加,看不出来居住环境是否改善;丙区人口密度相对较低,增长也比较慢,说明环境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适宜发展新兴工业区;图中看不出来城市的范围。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城市的空间结构。

相似试题

  • (单选题)

    1980年至1990年,我国GDP保持每年9.5%的增长,就业人口年增长率为4.3%,就业弹性(就业人口年增长率/GDP年增长率)为0.543。1991年至2000年,就业弹性下降至0.11。2001年至2008年,就业弹性下降到不足0.1。下列措施中能有效提高我国就业弹性的有()①大力发展服务业②保持经济快速增长③支持中小企业发展④提高劳动者工资水平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下图为甲河流域(局部)不同时期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与1980年代相比,图示区域2000年代()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人口机械增长率是指某地某时段内迁入与迁出人口数的差值与总人口之比。下图为2006-2014年(预测值)我国东部某省(市)人口增长率变动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人口机械增长率是指某地某时段内迁入与迁出人口数的差值与总人口之比。下图为2006-2014年(预测值)我国东部某省(市)人口增长率变动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人口机械增长率是指某地某时段内迁入与迁出人口数的差值与总人口之比。下图为2006-2014年(预测值)我国东部某省(市)人口增长率变动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某平原地区人口密度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某平原地区人口密度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