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历类考试大学文学
(填空题)

在30年代,主要出现了以()、蒲风为代表的革命现实主义诗人群,以徐志摩、陈梦家为代表的后期新月诗派,以及以戴望舒、何其芳、卞之琳为代表的现代派诗人群。

正确答案

来源:www.examk.com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填空题)

    30年代,以()为代表的现代派诗歌在新月诗派式微之后逐步取而代之。但代表30年代诗歌主潮的,则是以()、蒲风为代表的革命诗人和藏克家、()、()等一批带着浓厚乡土气息的诗人。(本人注:“望舒”是月亮的别称;戴望舒的代表作是《雨巷》)

    答案解析

  • (填空题)

    20世纪20年代中国诗坛出现了以()为代表的象征诗派,他的第一本诗集()于1925年出版。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易卜生在70、80年代创作了以恋爱、婚姻和家庭为题材的剧本,其中的代表作是()。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蒲风的《茫茫夜》以()表现三十年代农村中年轻一代农民的觉醒。

    答案解析

  • (填空题)

    ()是30年代的现代派代表诗人,他的主要诗集有()、()和()等。

    答案解析

  • (填空题)

    20世纪60年代后期在德国出现,70年代达到高潮的()是从理论上将接受者的创造性阅读置于整个文学活动中的主要理论代表。

    答案解析

  • (多选题)

    戴望舒是30年代的现代派代表诗人,他的主要诗集有()等。

    答案解析

  • (填空题)

    20年代的文学创作,在诗歌方面,以《凤凰涅槃》为代表的郭沫若的《()》,充分体现了五四的时代精神,其思想意义和艺术水平都超过了以胡适《()》为代表的初期白话诗,成为现代新诗的奠基之作。

    答案解析

  • (填空题)

    1936年,曹禺创作了以30年代初期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大都市生活为背景的()幕话剧()。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