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历类考试电大国家开放大学《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题干)

本题共计 4 个问题

材料1
据法国《世界报》报道,在从1992年至1997年末这一时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欧洲复兴开发银行等以各种形式向俄罗斯提供了495.8亿美元的贷款。另据日本工业新闻报道,在此期间,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在内的国际金融机构通过双边关系向俄罗斯提供的信用贷款为700多亿美元。根据俄官方数字,现在俄罗斯外债为1400亿美元,扣除苏联时期约800亿美元的旧债,经济转轨以来俄罗斯的新债余额大体为600亿美元,与上述数据大体吻合。据估算,如果把各国政府和企业向俄罗斯政府和企业提供的各种贷款和援助加在一起,大约共1000亿美元左右。这的确是一笔不小的资金,即使如此,也只为激进民主派在经济转轨之初预想的3000亿美元的1/3左右。这说明,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援助并不像激进民主派设想的那么慷慨。——《东欧中亚研究》1999年第1期
材料2
继5月24日在莫斯科俄美签署了关于削减进攻性战略力量条约和关于新型战略关系宣言之后,5月28日俄美两国领导人又与北约18国的首脑聚会意大利罗马共同签署了《罗马宣言》,决定正式成立北约-俄罗斯理事会,以便在平等合作的机制下,共同协商、制定和实施俄罗斯与北约之间涉及到相互利益的问题的决议;5月29日俄罗斯和欧盟首脑会议在莫斯科结束。双方签署了关于俄欧关系、加强双方政治和能源对话、维护欧洲安全及调解地区冲突等问题的五项联合声明。5月29日至30日独联体国家政府首脑会议也在摩尔多瓦举行,独联体12个国家在面对北约不断东扩的新形势下,通过协商探讨推动独联体国家政治和经济一体化进程。而不久之后(6月7日)上海合作组织首脑会议还将在圣彼得堡召开。——《联合早报》2002年6月1日
材料3
2002年4月26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外交部长在莫斯科举行例行会议。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塔吉克斯坦等五国的外交部长和乌兹别克斯坦副外长就制定“上海合作组织”的重要法律文件——“上海合作组织”宪章进行了磋商,以进一步推动“上海合作组织”的建设与合作。
5月15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国防部长也在莫斯科会晤,并就如何落实各国元首达成的共识,以及国际和地区形势,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进一步加强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在军事领域的合作等问题充分交换了意见,达成了广泛共识。今年6月初,上海合作组织六国元首将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会晤。——《联合早报》2002年6月1日
“客观现实是俄国所需要的大批投资和新技术今天只能来自西方。不论我们是否喜欢,美国在这方面起关键作用”。另一方面,“西方将对俄国保持防范的倾向”。因此,“俄罗斯不可能在北约中占有平等地位”。“美国和日本都不会主动协助俄国提高在亚太的作用”。西方不可能向俄罗斯提供大量的经济援助和投资来帮助它彻底摆脱经济危机,俄罗斯的经济问题主要地只能依靠俄罗斯自己的努力来解决。“鉴于俄罗斯的历史、地理及文化特点,西方在经济和技术上的强大,而俄罗斯暂时还没有找到南方和东方的天然盟友,它的长期目标应当是同从美国到日本的北线建立起稳定而现实的伙伴关系”。——《东欧中亚研究》2002年第1期
材料4
俄罗斯总统普京今天在俄议会两院联席会议上发表国情咨文,总结三年来所做工作,全面阐述俄国内外方针政策。
在谈到联合国的作用时,俄总统说,联合国是解决国际问题的“全能机制,必须要保留”,他指出,尽管联合国通过的决议不是所有国家都喜欢,但国际社会没有另外一个能替代联合国的组织,因此应该保留联合国。
普京特别强调了俄加强与独联体国家关系的重要性,他说,“俄将独联体空间看做是俄的战略利益范畴,独联体国家也把俄看做是其国家利益区域。”
在谈到俄军队改革问题时,普京宣布,到2007年,俄军将建成为一支建立在专业化基础上的陆军、空军和空降兵和海军部队。——《俄罗斯总统普京发表国情咨文》;《人民日报》2003年5月16日

简答题
1

根据材料1和所学知识说明俄罗斯外交政策调整的原因。

正确答案

叶利钦政府时期,激进民主派实行的是亲西方的政策。但是这一政策并没有换来西方的大量外援,而俄罗斯按西方的模式所进行的改革和转轨带来了大量的政治、经济、社会弊端,而且还导致了后来的经济危机。为了摆脱这些弊端,减少对西方的依赖,重振俄罗斯的大国地位,俄罗斯对外交政策进行了调整。

答案解析

简答题
2

根据材料4,你怎样理解普京总统所说的“俄将独联体空间看做是俄的战略利益范畴,独联体国家也把俄看做是其国家利益区域。”

正确答案

俄罗斯普京政府十分重视与独联体的关系,独联体也离不开俄罗斯。历史上,俄罗斯和独联体共同是前苏联的组成部分,现在独联体大部分国家与俄罗斯接壤,对俄国来说,地缘政治意义非常重要,关系到俄罗斯的国家战略安全。对于独联体来说,可以从俄罗斯得到政治安全保障,在俄有重大的经济利益。不论是从历史上来看,还是从现实上看,独联体和俄罗斯有着共同的利益,它们的关系十分重要。

答案解析

简答题
3

根据材料2、3、4说明俄罗斯普京政府外交政策的特征。

正确答案

1.其外交政策是致力于振兴经济、加强中央权力和提升俄罗斯的大国地位;
2.力图摆脱对西方的依赖关系和外交上一边倒的方针,东西方外交并重,实行的是全方位外交;
3.重视地缘政治安全在对外政策中重要性,强调与独联体的关系;
4.强调联合国的作用。

答案解析

简答题
4

根据材料2、3,回答独联体和俄罗斯外交政策的共同特点。

正确答案

在强调彼此间关系的同时,都重视与东方国家的关系。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简答题)

    材料1 据法国《世界报》报道,在从1992年至1997年末这一时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欧洲复兴开发银行等以各种形式向俄罗斯提供了495.8亿美元的贷款。另据日本工业新闻报道,在此期间,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在内的国际金融机构通过双边关系向俄罗斯提供的信用贷款为700多亿美元。根据俄官方数字,现在俄罗斯外债为1400亿美元,扣除苏联时期约800亿美元的旧债,经济转轨以来俄罗斯的新债余额大体为600亿美元,与上述数据大体吻合。据估算,如果把各国政府和企业向俄罗斯政府和企业提供的各种贷款和援助加在一起,大约共1000亿美元左右。这的确是一笔不小的资金,即使如此,也只为激进民主派在经济转轨之初预想的3000亿美元的1/3左右。这说明,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援助并不像激进民主派设想的那么慷慨。——《东欧中亚研究》1999年第1期 材料2 继5月24日在莫斯科俄美签署了关于削减进攻性战略力量条约和关于新型战略关系宣言之后,5月28日俄美两国领导人又与北约18国的首脑聚会意大利罗马共同签署了《罗马宣言》,决定正式成立北约-俄罗斯理事会,以便在平等合作的机制下,共同协商、制定和实施俄罗斯与北约之间涉及到相互利益的问题的决议;5月29日俄罗斯和欧盟首脑会议在莫斯科结束。双方签署了关于俄欧关系、加强双方政治和能源对话、维护欧洲安全及调解地区冲突等问题的五项联合声明。5月29日至30日独联体国家政府首脑会议也在摩尔多瓦举行,独联体12个国家在面对北约不断东扩的新形势下,通过协商探讨推动独联体国家政治和经济一体化进程。而不久之后(6月7日)上海合作组织首脑会议还将在圣彼得堡召开。——《联合早报》2002年6月1日 材料3 2002年4月26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外交部长在莫斯科举行例行会议。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塔吉克斯坦等五国的外交部长和乌兹别克斯坦副外长就制定“上海合作组织”的重要法律文件——“上海合作组织”宪章进行了磋商,以进一步推动“上海合作组织”的建设与合作。 5月15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国防部长也在莫斯科会晤,并就如何落实各国元首达成的共识,以及国际和地区形势,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进一步加强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在军事领域的合作等问题充分交换了意见,达成了广泛共识。今年6月初,上海合作组织六国元首将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会晤。——《联合早报》2002年6月1日 “客观现实是俄国所需要的大批投资和新技术今天只能来自西方。不论我们是否喜欢,美国在这方面起关键作用”。另一方面,“西方将对俄国保持防范的倾向”。因此,“俄罗斯不可能在北约中占有平等地位”。“美国和日本都不会主动协助俄国提高在亚太的作用”。西方不可能向俄罗斯提供大量的经济援助和投资来帮助它彻底摆脱经济危机,俄罗斯的经济问题主要地只能依靠俄罗斯自己的努力来解决。“鉴于俄罗斯的历史、地理及文化特点,西方在经济和技术上的强大,而俄罗斯暂时还没有找到南方和东方的天然盟友,它的长期目标应当是同从美国到日本的北线建立起稳定而现实的伙伴关系”。——《东欧中亚研究》2002年第1期 材料4 俄罗斯总统普京今天在俄议会两院联席会议上发表国情咨文,总结三年来所做工作,全面阐述俄国内外方针政策。 在谈到联合国的作用时,俄总统说,联合国是解决国际问题的“全能机制,必须要保留”,他指出,尽管联合国通过的决议不是所有国家都喜欢,但国际社会没有另外一个能替代联合国的组织,因此应该保留联合国。 普京特别强调了俄加强与独联体国家关系的重要性,他说,“俄将独联体空间看做是俄的战略利益范畴,独联体国家也把俄看做是其国家利益区域。” 在谈到俄军队改革问题时,普京宣布,到2007年,俄军将建成为一支建立在专业化基础上的陆军、空军和空降兵和海军部队。——《俄罗斯总统普京发表国情咨文》;《人民日报》2003年5月16日 根据材料2、3、4说明俄罗斯普京政府外交政策的特征。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材料1 据法国《世界报》报道,在从1992年至1997年末这一时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欧洲复兴开发银行等以各种形式向俄罗斯提供了495.8亿美元的贷款。另据日本工业新闻报道,在此期间,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在内的国际金融机构通过双边关系向俄罗斯提供的信用贷款为700多亿美元。根据俄官方数字,现在俄罗斯外债为1400亿美元,扣除苏联时期约800亿美元的旧债,经济转轨以来俄罗斯的新债余额大体为600亿美元,与上述数据大体吻合。据估算,如果把各国政府和企业向俄罗斯政府和企业提供的各种贷款和援助加在一起,大约共1000亿美元左右。这的确是一笔不小的资金,即使如此,也只为激进民主派在经济转轨之初预想的3000亿美元的1/3左右。这说明,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援助并不像激进民主派设想的那么慷慨。——《东欧中亚研究》1999年第1期 材料2 继5月24日在莫斯科俄美签署了关于削减进攻性战略力量条约和关于新型战略关系宣言之后,5月28日俄美两国领导人又与北约18国的首脑聚会意大利罗马共同签署了《罗马宣言》,决定正式成立北约-俄罗斯理事会,以便在平等合作的机制下,共同协商、制定和实施俄罗斯与北约之间涉及到相互利益的问题的决议;5月29日俄罗斯和欧盟首脑会议在莫斯科结束。双方签署了关于俄欧关系、加强双方政治和能源对话、维护欧洲安全及调解地区冲突等问题的五项联合声明。5月29日至30日独联体国家政府首脑会议也在摩尔多瓦举行,独联体12个国家在面对北约不断东扩的新形势下,通过协商探讨推动独联体国家政治和经济一体化进程。而不久之后(6月7日)上海合作组织首脑会议还将在圣彼得堡召开。——《联合早报》2002年6月1日 材料3 2002年4月26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外交部长在莫斯科举行例行会议。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塔吉克斯坦等五国的外交部长和乌兹别克斯坦副外长就制定“上海合作组织”的重要法律文件——“上海合作组织”宪章进行了磋商,以进一步推动“上海合作组织”的建设与合作。 5月15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国防部长也在莫斯科会晤,并就如何落实各国元首达成的共识,以及国际和地区形势,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进一步加强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在军事领域的合作等问题充分交换了意见,达成了广泛共识。今年6月初,上海合作组织六国元首将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会晤。——《联合早报》2002年6月1日 “客观现实是俄国所需要的大批投资和新技术今天只能来自西方。不论我们是否喜欢,美国在这方面起关键作用”。另一方面,“西方将对俄国保持防范的倾向”。因此,“俄罗斯不可能在北约中占有平等地位”。“美国和日本都不会主动协助俄国提高在亚太的作用”。西方不可能向俄罗斯提供大量的经济援助和投资来帮助它彻底摆脱经济危机,俄罗斯的经济问题主要地只能依靠俄罗斯自己的努力来解决。“鉴于俄罗斯的历史、地理及文化特点,西方在经济和技术上的强大,而俄罗斯暂时还没有找到南方和东方的天然盟友,它的长期目标应当是同从美国到日本的北线建立起稳定而现实的伙伴关系”。——《东欧中亚研究》2002年第1期 材料4 俄罗斯总统普京今天在俄议会两院联席会议上发表国情咨文,总结三年来所做工作,全面阐述俄国内外方针政策。 在谈到联合国的作用时,俄总统说,联合国是解决国际问题的“全能机制,必须要保留”,他指出,尽管联合国通过的决议不是所有国家都喜欢,但国际社会没有另外一个能替代联合国的组织,因此应该保留联合国。 普京特别强调了俄加强与独联体国家关系的重要性,他说,“俄将独联体空间看做是俄的战略利益范畴,独联体国家也把俄看做是其国家利益区域。” 在谈到俄军队改革问题时,普京宣布,到2007年,俄军将建成为一支建立在专业化基础上的陆军、空军和空降兵和海军部队。——《俄罗斯总统普京发表国情咨文》;《人民日报》2003年5月16日 根据材料4,你怎样理解普京总统所说的“俄将独联体空间看做是俄的战略利益范畴,独联体国家也把俄看做是其国家利益区域。”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材料1 2002年中美进行了密切的高层往来和战略对话,两国间的建设性关系取得了重要发展。布什总统2月访华,胡锦涛副主席和江泽民主席分别于4月和10月访美,双方就推动政治、经贸、安全和其他各个领域中的合作进一步达成一系列重要共识。布什政府在台湾问题上重申一个中国原则,明确表示反对台湾“独立”;同时把“东突”定为恐怖组织并截断其在美财源。两国在双向和互利基础上积极开展反恐合作,两国军方也恢复了接触与交流。 与此同时,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进一步深化。两国高层互访频繁,双边互利合作不断加强,双方在国际事务中的协作更有成效,《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在两国得到积极落实。普京总统11月访华,两国领导人一致同意继承10年来两国关系发展的成功经验,将中俄关系不断推向前进。 在这一年,美俄关系调整和改善幅度之大引人注目。5月24日,美国总统布什与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新的《美俄削减进攻性战略核力量条约》,并签署《美俄战略新关系宣言》,宣布两国“彼此视为敌人或战略威胁的时代已经结束”,两国已成为“伙伴和朋友”和全球反恐斗争中的“盟友”。紧接着,俄罗斯与北约签署《罗马宣言》,将双方“19+1”的合作机制升格为“20机制”,标志着双方“朝着建立互信平等合作关系迈出重要一步”;俄罗斯与欧盟领导人举行莫斯科首脑会晤,确定了加强俄欧关系的发展方向。——新华社北京2003年1月2日 材料2 虽然俄罗斯在反导这个困扰俄美双方数十年的问题以及其它问题上做出了明显让步,但是美国仍然在12月中旬宣布开始部署强化独家核优势的国家导弹防御系统。欧美之间的深层次矛盾逐渐浮出水面,双方在一些重大国际问题上的分歧公开化。德、法两国公开反对美国对伊拉克动武。 材料3 据德国《明镜》周刊报道,德国和法国继续同美国唱反调,提出避免向伊拉克开战的新动议。德国和法国提出的动议包括派遣数以千计的联合国和平军到伊拉克支援武器检查工作,并把武检员人数增加两倍。在经济制裁方面,这项动议将严格管制外国输入伊拉克的物资,并与伊拉克的邻国合作,加强防堵伊拉克的石油走私出口。——2003年02月10日德国《明镜》周刊 材料4 4月15日,法国总统希拉克与美国总统布什通了电话,双方交谈了20分钟。这是两个多月以来法美领导人第一次进行电话联系。美国由于对法国的反战立场十分恼火,从2月7日起,布什就对希拉克不予理睬。这一次是应希拉克约请,布什才跟希拉克通话。据披露,希拉克讲了两个内容:一是向美国表达友好感情,说对战争这么快结束感到高兴,对萨达姆政权垮台感到满意,代表法国对美军伤亡人员表示哀悼;再是对布什说,法国有一个意愿,即以务实精神参与伊战后重建。这次通话从形式到内容都可看出,法国处境被动,有求于美,姿态很低。——《环球时报》2003年04月18日 根据材料3和4归纳出大国关系的实质。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材料1 2002年中美进行了密切的高层往来和战略对话,两国间的建设性关系取得了重要发展。布什总统2月访华,胡锦涛副主席和江泽民主席分别于4月和10月访美,双方就推动政治、经贸、安全和其他各个领域中的合作进一步达成一系列重要共识。布什政府在台湾问题上重申一个中国原则,明确表示反对台湾“独立”;同时把“东突”定为恐怖组织并截断其在美财源。两国在双向和互利基础上积极开展反恐合作,两国军方也恢复了接触与交流。 与此同时,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进一步深化。两国高层互访频繁,双边互利合作不断加强,双方在国际事务中的协作更有成效,《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在两国得到积极落实。普京总统11月访华,两国领导人一致同意继承10年来两国关系发展的成功经验,将中俄关系不断推向前进。 在这一年,美俄关系调整和改善幅度之大引人注目。5月24日,美国总统布什与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新的《美俄削减进攻性战略核力量条约》,并签署《美俄战略新关系宣言》,宣布两国“彼此视为敌人或战略威胁的时代已经结束”,两国已成为“伙伴和朋友”和全球反恐斗争中的“盟友”。紧接着,俄罗斯与北约签署《罗马宣言》,将双方“19+1”的合作机制升格为“20机制”,标志着双方“朝着建立互信平等合作关系迈出重要一步”;俄罗斯与欧盟领导人举行莫斯科首脑会晤,确定了加强俄欧关系的发展方向。——新华社北京2003年1月2日 材料2 虽然俄罗斯在反导这个困扰俄美双方数十年的问题以及其它问题上做出了明显让步,但是美国仍然在12月中旬宣布开始部署强化独家核优势的国家导弹防御系统。欧美之间的深层次矛盾逐渐浮出水面,双方在一些重大国际问题上的分歧公开化。德、法两国公开反对美国对伊拉克动武。 材料3 据德国《明镜》周刊报道,德国和法国继续同美国唱反调,提出避免向伊拉克开战的新动议。德国和法国提出的动议包括派遣数以千计的联合国和平军到伊拉克支援武器检查工作,并把武检员人数增加两倍。在经济制裁方面,这项动议将严格管制外国输入伊拉克的物资,并与伊拉克的邻国合作,加强防堵伊拉克的石油走私出口。——2003年02月10日德国《明镜》周刊 材料4 4月15日,法国总统希拉克与美国总统布什通了电话,双方交谈了20分钟。这是两个多月以来法美领导人第一次进行电话联系。美国由于对法国的反战立场十分恼火,从2月7日起,布什就对希拉克不予理睬。这一次是应希拉克约请,布什才跟希拉克通话。据披露,希拉克讲了两个内容:一是向美国表达友好感情,说对战争这么快结束感到高兴,对萨达姆政权垮台感到满意,代表法国对美军伤亡人员表示哀悼;再是对布什说,法国有一个意愿,即以务实精神参与伊战后重建。这次通话从形式到内容都可看出,法国处境被动,有求于美,姿态很低。——《环球时报》2003年04月18日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材料1 2002年中美进行了密切的高层往来和战略对话,两国间的建设性关系取得了重要发展。布什总统2月访华,胡锦涛副主席和江泽民主席分别于4月和10月访美,双方就推动政治、经贸、安全和其他各个领域中的合作进一步达成一系列重要共识。布什政府在台湾问题上重申一个中国原则,明确表示反对台湾“独立”;同时把“东突”定为恐怖组织并截断其在美财源。两国在双向和互利基础上积极开展反恐合作,两国军方也恢复了接触与交流。 与此同时,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进一步深化。两国高层互访频繁,双边互利合作不断加强,双方在国际事务中的协作更有成效,《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在两国得到积极落实。普京总统11月访华,两国领导人一致同意继承10年来两国关系发展的成功经验,将中俄关系不断推向前进。 在这一年,美俄关系调整和改善幅度之大引人注目。5月24日,美国总统布什与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新的《美俄削减进攻性战略核力量条约》,并签署《美俄战略新关系宣言》,宣布两国“彼此视为敌人或战略威胁的时代已经结束”,两国已成为“伙伴和朋友”和全球反恐斗争中的“盟友”。紧接着,俄罗斯与北约签署《罗马宣言》,将双方“19+1”的合作机制升格为“20机制”,标志着双方“朝着建立互信平等合作关系迈出重要一步”;俄罗斯与欧盟领导人举行莫斯科首脑会晤,确定了加强俄欧关系的发展方向。——新华社北京2003年1月2日 材料2 虽然俄罗斯在反导这个困扰俄美双方数十年的问题以及其它问题上做出了明显让步,但是美国仍然在12月中旬宣布开始部署强化独家核优势的国家导弹防御系统。欧美之间的深层次矛盾逐渐浮出水面,双方在一些重大国际问题上的分歧公开化。德、法两国公开反对美国对伊拉克动武。 材料3 据德国《明镜》周刊报道,德国和法国继续同美国唱反调,提出避免向伊拉克开战的新动议。德国和法国提出的动议包括派遣数以千计的联合国和平军到伊拉克支援武器检查工作,并把武检员人数增加两倍。在经济制裁方面,这项动议将严格管制外国输入伊拉克的物资,并与伊拉克的邻国合作,加强防堵伊拉克的石油走私出口。——2003年02月10日德国《明镜》周刊 材料4 4月15日,法国总统希拉克与美国总统布什通了电话,双方交谈了20分钟。这是两个多月以来法美领导人第一次进行电话联系。美国由于对法国的反战立场十分恼火,从2月7日起,布什就对希拉克不予理睬。这一次是应希拉克约请,布什才跟希拉克通话。据披露,希拉克讲了两个内容:一是向美国表达友好感情,说对战争这么快结束感到高兴,对萨达姆政权垮台感到满意,代表法国对美军伤亡人员表示哀悼;再是对布什说,法国有一个意愿,即以务实精神参与伊战后重建。这次通话从形式到内容都可看出,法国处境被动,有求于美,姿态很低。——《环球时报》2003年04月18日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