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历类考试基础知识
(单选题)

2009年我国实现结构性减税5000多亿元,为我国迅速摆脱金融危机起到了巨大的作用。2012年,我国继续实行了结构性减税政策。实行结构性减税() ①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和增加就业 ②意味着我国的税负将大幅度下降 ③是运用行政手段调控经济的重要体现 ④是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内容之一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正确答案

来源:www.examk.com

答案解析

①符合题意,结构性减税可以使减税企业的生产成本降低,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和增加就业,应选择。②错误,结构性减税只是针对某一类企业,并不是所有企业,排除。③错误,结构性减税属于经济手段,排除。④符合题意,应选择。
考点:结构性减税
点评:此类试题要求学生掌握结构性减税的相关知识。结构性减税既区别于全面的,大规模的减税,又不同于以往的有增有减的税负调整,结构性减税更强调有选择的减税,是为了达到特定目标而针对特定群体、特定税种来削减税负水平。结构性减税强调税制结构内部的优化,强调贴近现实经济的步伐,相对更为科学。有增有减的税负调整,意味着税收的基数和总量基本不变;而结构性减税则着眼于减税,税负总体水平是减少的。此类试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多关心身边的时事。

相似试题

  • (单选题)

    2010年,我国将经济增长目标设定为8%,低于2009年8.7%的实际增长指标,其中重要目的是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理念,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留下余地。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可以采取的财政政策是()①实施结构性的减税,有增有减②实行有差别的利率,有收有放③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关停并转④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有保有压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2010年我国将经济增长目标设定为8%,低于2009年8.7%的实际增长指标,其重要目的是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留下余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可以采取的财政政策是() ①实施结构性减税,有增有减 ②实行差别利率,有收有放 ③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关停并转 ④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有保有压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我国近几年结构性减税的内容: 实施好“结构性减税”计划,不仅是政府部门的职责,也是每个公民的责任。作为公民,依据《政治生活》有关知识,你认为应该如何处理好与政府的关系,协力实现“结构性减税”这一计划目标?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家电下乡”是我国政府的一项惠民政策.是贯彻落实“保增长、促内需、调结构”措施的重要内容。2009年国家用于家电下乡的财政补贴资金达到200亿元,预计可拉动1500多亿元的农村消费。 如果为这项政策写一篇新闻报道,你认为最适合的标题是()。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2015年我国将进一步加大结构性减税力度。有专家认为,从我国实际来看,适度减税不会减少国家财政收入。从经济与税收的关系来看,适度减税()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2012年11月1日,全国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广东试点正式启动。“营改增”是国家实行结构性减税的重要措施。“营改增”() ①体现我国实施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②有利于促进生产的专业化 ③有利于完善税制,避免重复征税 ④通过改变纳税人实现调控目标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2016年5月1日起,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全面推开,之后营业税逐步退出历史舞台,财政部相关负责人宣称,要确保5000多亿元减税能确实惠及企业,给经济增添动力。之所以实施“营改增”,主要原因是() ①可以防止偷漏税行为,保证国家财政收入快速增长 ②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 ③财政政策的变化会影响宏观经济的发展 ④定向精准调控有利于引导市场行为和社会心理预期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2016年5月1日起,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全面推开,之后营业税逐步退出历史舞台,财政部相关负责人宣称,要确保5000多亿元减税能确实惠及企业,给经济增添动力。之所以实施“营改增”,主要原因是() ①可以防止偷漏税行为,保证国家财政收入快速增长 ②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 ③财政政策的变化会影响宏观经济的发展 ④定向精准调控有利于引导市场行为和社会心理预期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材料一:为了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我国政府将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高到3500元,这意味着,调整之后无需缴纳个税的人群将增加约1200万,工资薪金的纳税人一年可以减税1440亿元。另一方面,新的个人所得税征收条例,将原来月收入超过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的征收比例,由40%上调到45%,这意味着少数高收入人群的个税将有所增加,对此部分高收入者表示不满。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是我国城市理想的重构时代。人们提出了很多新的口号——文明城市、园林城市、生态城市等。有人提出了宜居城市的六大指标: 衡量宜居的六大指标 请你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城市实现财富公平分配、实现包容增长的措施。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