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历类考试大学历史学
(填空题)

明朝与蒙古以长城为界各自为政,形成南北对峙()余年的局面,到17世纪40年代才告结束。

正确答案

来源:www.examk.com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填空题)

    在通过战争征服不了蒙古的情况下,明朝改变了策略,从洪武年间就开始进行了全面防御布置,直到()年间修筑了明代万里长城。

    答案解析

  • (填空题)

    漠南的(),地处蒙古高原,近邻内地,南北所需物资多集散于此,它像一条细带联系着长城内外。

    答案解析

  • (填空题)

    为防蒙古,明朝在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的长城线上设置了辽东、宣府(今河北宣化)、蓟州(今天津蓟县)、太原、大同、延绥(今陕西榆林)、宁夏、固原、甘肃九个屯兵重镇,号称“()”。

    答案解析

  • (填空题)

    ()是明朝人对当时东部蒙古的称呼。

    答案解析

  • (填空题)

    1409-1424年,明朝对蒙古发动()次大规模军事进攻。

    答案解析

  • (填空题)

    清朝廷对归附的大漠南北的蒙古各部实行“()”管理,旗称“札萨克旗”,旗主由清廷指定的蒙古王公担任。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简述明朝“九边”重镇所辖长城的范围。

    答案解析

  • (判断题)

    明朝修建长城是为了抵御北部的匈奴。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明朝修筑的长城全长12700余里,()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