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强调“诗词必须有寄托,才觉得有味,真正流连风景的,总觉得浅薄”。 A项主要描写庐山瀑布的壮观,单纯写景,符合题意。B项蕴含的哲理是要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 。C 项蕴含的哲理是做学问要不断学习,更新知识,做到格物致知。D项蕴含的道理是乐观面对生活中的挫折。BCD三项蕴含哲理,故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文化·古代文学·诗词
(单选题)
有文学评论家认为,“文字上的所谓美,表面上虽若流连风景,其暗中深处,都藏有这一个因素在内。诗词必须有寄托,才觉得有味,真正流连风景的,总觉得浅薄,就是为此。”据此,以下诗句中,该评论家认为较为浅薄的是()
A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B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C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D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单选题)
下面哪一作品被文学评论家认为是莎士比亚“诗的遗嘱”:()
(单选题)
()的《草叶集》被评论家认为是“第一位从文学上建构没过民族精神”的作品。
(单选题)
认为文学文本是一个不确定的“召唤结构”的德国美学理论家是()
(简答题)
你认为作为一个文学评论工作者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并说出其理由。
(单选题)
认为文学作品的最终完成,必须依靠读者自己去体会、“填空”的理论家是()。
(判断题)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提出了著名的文学评论观点“意象说”,认为“词应以意象为上”。
(简答题)
有一种观点认为恩格斯关于文学典的理论已经过时,主张文学的非典型化。请从恩格斯的有关论述对这种观点加以评论。
(填空题)
古罗马文学评论家贺拉斯的比喻来归结文学评论对文学创作的作用。他把创作比作(),把批评比作()。
(单选题)
1918年,梅辛克莱在评论多萝西理查逊的小说《旅程》时最早把一个术语引入了文学评论,此后,作为一个文学术语,它被文学评论家们广泛运用,并成为一个文学流派的名称。这一术语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