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历类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文学类00657《新闻心理学》
(单选题)

记者在采制新闻时,常常会移情于受众,“移情”在这里指()

A了解受众

B设身处地

C关注受众

D替受众着想

正确答案

来源:www.examk.com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单选题)

    记者在采制新闻时,常常会移情于受众,“移情”在这里指()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第二届中国庐山世界名山大会于2010年10月11日至15日在庐山举行。本次大会共有125家国内外新闻媒体的155位记者参加,会议期间各新闻媒体和记者对大会的内容通过电视、互联网等进行了同步报道。这表明()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记者在调查研究时,总是着眼于新,抓住那些具有新闻价值的新信息、新事实。这说明记者的调查研究具有()

    答案解析

  • (多选题)

    电视新闻采制画面时应重点发掘()

    答案解析

  • (多选题)

    电视新闻采制画面时应重点发掘()

    答案解析

  • (多选题)

    1774年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出版后,不少青年模仿主人公维特饮弹自杀,以致该书一度被禁止。从那后,研究者发现,不合理的自杀报道会助推自杀行为产生,并把这种现象称为“维特效应”。为防止该效应的出现,新闻记者在“自杀新闻”报道时,下列哪些做法是正确的?()

    答案解析

  • (多选题)

    1774年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出版后,不少青年模仿主人公维特饮弹自杀,以致该书一度被禁止。从那后,研究者发现,不合理的自杀报道会助推自杀行为产生,并把这种现象称为“维特效应”。为防止该效应的出现,新闻记者在“自杀新闻”报道时,下列哪些做法是正确的?()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新闻摄影记者长期受雇于某一新闻机构或者媒介,则其在工作期间所拍摄的作品属于()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在2010年3月“两会”新闻记者会上,温家宝总理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提到一幅《富春山居图》的古画,这幅作于660年前的山水画,一半在台湾,一半在大陆:深深牵动了两岸同胞、海外侨胞的思绪。,一幅传世古画引起海峡两岸民众对5000年中华文化的共鸣。请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谈谈,一幅画为什么会引起两岸民众的共鸣。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