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历类考试电大国家开放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一)》
(简答题)

鲁迅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往往表现得非常决绝,甚至偏激,应该如何看待鲁迅的这种态度?试结合《狂人日记》或《阿Q正传》加以分析。

正确答案

鲁迅是现代中国不可多得的伟大哲人和战士,他的思想不是书斋式的或体系式的,而是近代中国文化转型中痛苦而切实的摸索,带有对传统得失的深刻感悟,对国情民性的透彻理解,又渗透着独到的人生体验。鲁迅对封建制度下的旧文化到了深恶痛绝的地步。鲁迅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最为深刻,攻打最为猛烈,这恐怕是中国近百年来先进知识分子中的唯一。在他的作品中,直接表达了积压多年的对传统的愤闷,也最能体现他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例如《狂人日记》中反映出的鲁迅对传统文化的决绝态度最突出的表现就是通过狂人之口,说出了中国历史的本质:吃人,把中国的历史和中国的文明比喻为“吃人的筵度”,而传统中国也就成了“安排人肉筵度的厨房”。能说出当时人们想说而不敢说,甚至连想都不敢想的话,这种人也只能是“狂人”。鲁迅的这种态度有其合理性。因为只有偏激才能打破旧的营垒;用逆反思维会促使人们摆脱旧的思维定势;批判传统同时也是自我否定;鲁迅是以文学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所以有较强的感情色彩。值得注意的是,鲁迅对于传统文化的决绝和偏激并不是将所有传统文化一竿子打死,而是针对传统文化中的病症下猛药。对于传统文化,鲁迅的态度虽然看起来极为强硬,甚至偏激,但事实上他曾对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入的理解和研究,并且造诣颇深。因此,就鲁迅本身来说,他对于传统文化并不是完全的反对。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简答题)

    《铸剑》中有哪两种叙述调子?《铸剑》通过那些具体情节表现了批判的主题?

    答案解析

  • (判断题)

    老舍《正红旗下》对“玩”旳细写,纠葛着欣赏、讽刺、怀恋、批判和反思的复杂心态。

    答案解析

  • (判断题)

    东汉时期,董仲舒在《请禁绝图谶疏》中对谶纬神学进行了批判。

    答案解析

  • (判断题)

    郭沫若《天狗》中的“天狗”象征着疯狂的反动力量,作者对“天狗”是持着讽刺和批判的态度的。

    答案解析

  • (判断题)

    鲁迅《在酒楼上》的吕纬甫评价自己“无聊”、“模模胡胡”、“随随便便”,既是对自己的嘲笑,也是一种反思。

    答案解析

  • (多选题)

    鲁迅《影的告别》呈现哪些选择的可能?()

    答案解析

  • (判断题)

    鲁迅在《铸剑》中刻画了群众的“看客”特征。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开始用鲁迅笔名的作品是()

    答案解析

  • (多选题)

    下面哪些情节是鲁迅《铸剑》所描写的?()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