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历类考试基础知识

(题干)

本题共计 2 个问题

材料一:十六大以来,我国的民族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国务院颁布了《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民族自治地方制定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和变通或补充规定,民族法律法规体系初步建立;坚持国家帮助、发达地区支援、民族地区自力更生相结合,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实现历史新跨越;民族地区教育、医疗卫生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得到有效保护和弘扬,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和改善;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大好局面不断巩固。
材料二:在新一轮对口援疆中,江苏省委、省政府提出“产业援疆要走在全国前列”的目标,坚持把产业援助作为援疆工作的重中之重,实现了两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新一轮援疆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走在各省市前列。

简答题
1

材料一体现了《政治生活》和《民族团结教育》哪些道理?

正确答案

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切实保障少数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权益;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珍惜、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答案解析

以我国民族工作取得的重大成就为材料,考查学生解读材料总结原理的能力。要在准确解读材料内容的基础上回答材料反映的原理。可从我国的实行的民族政策、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形成的新型民族关系等方面回答。
考点:我国的民族政策和新型民族关系、唯物辩证法原理
简答题
2

结合材料二,从唯物辩证法角度度说明江苏新一轮援疆工作为什么能走在各省市前列。

正确答案

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观能动性)——江苏省委、省政府提出“产业援疆要走在全国前列”的目标;抓住了主要矛盾——把产业援助作为援疆工作的重中之重;看到了承认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相互转化(或: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实现了两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答案解析

结合江苏省在对口援疆工作中的做法思考体现了哲学道理。学生要具体解析材料内容并准确回答体现的哲学道理。提出……目标,注重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把…..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抓主要矛盾、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正确处理整体和局部关系。
考点:我国的民族政策和新型民族关系、唯物辩证法原理
点评:该题以我国在民族关系问题上的方针和具体做法为材料,从政治生活和哲学两个角度考查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识记和应用。要根据问题要求和材料内容准确回答,两个题目要求回答的原理范围都固定在一个单元,学生运用中观思维方法筛选学过的内容,并结合材料内容进行回答。难度较大。

相似试题

  • (简答题)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取得了非凡的成就。阅读材料,完成下题。 十年来,我们坚持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我们不断扩大人民民主,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我们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社会义法治精神;从“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和刑事诉讼到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从扎实开展基层群众自治到实现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 试说明材料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哪些特点。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我国广大的航天科技工作者,充分发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取得了“嫦娥一号”的发射成功,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奔月梦想,开启了中国人走向深空探索宇宙奥秘的时代,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世界具有深空探测能力的国家行列。材料说明()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我国广大的航天科技工作者,充分发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取得了“嫦娥二号”的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世界具有深空探测能力的国家行列。材料说明()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巨大的建设成就,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改革的实质是()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2002年以来的十年间,我国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都取得了长足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家不断加大对民生事业的投入。2012年实现了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4%的目标,教育经费支出占财政收入的1/6,实现了全国免费义务教育全覆盖。我国卫生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全国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5%以上,基本解决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材料二:我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成果显著。2011年文化产业总产值超过3.9万亿元,对国民经济贡献率不断上升。截至2011年底,全国2952个公共图书馆、3285个文化馆实现了无障碍进入,所提供的基本服务项目全部免费。文化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文化素养,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2002年以来的十年间,我国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都取得了长足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家不断加大对民生事业的投入。2012年实现了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4%的目标,教育经费支出占财政收入的1/6,实现了全国免费义务教育全覆盖。我国卫生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全国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5%以上,基本解决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材料二:我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成果显著。2011年文化产业总产值超过3.9万亿元,对国民经济贡献率不断上升。截至2011年底,全国2952个公共图书馆、3285个文化馆实现了无障碍进入,所提供的基本服务项目全部免费。文化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文化素养,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选出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当中,各民族不分大小,都有自己的代表。 材料二:近年来,中央和其他省市无偿援助西藏建设工程百余项。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政府向西藏投入近千亿元。 材料三:特别是“十一五”期间,西藏经济连续保持了较高增长速度,各项社会事业也取得了长足发展。青藏铁路的建成通车,将西藏纳入了四通八达的铁路网。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