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具有社会性,并使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揭示了教育与社会的关系以及社会关系决定教育的社会性质。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教育是与人类的生产联系在一起的,既取决于生产的物质条件也取决于生产关系。社会或社会生产关系决定着教育,制约着教育的发展、社会性质以及社会功能的实现,并要求教育为为这些关系服务,发挥教育的社会功能。因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关系的变化,教育也必然发生变化,所以教育具有历史性。而在阶级社会里,生产关系或社会关系必然表现为阶级关系,因而反映这种关系的教育又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资本主义教育使得人片面发展。
(2)马克思、恩格斯虽然强调社会关系的性质决定教育的社会性质,但又认为教育还受多重因素的制约。教育同时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继承性。教育对于无产阶级革命和彻底解放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共产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才能消灭资产阶级一切阶级的教育。教育改革和社会变革之间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
由于教育与社会关系存在着复杂的关系,所以对于教育改革和社会改革的关系问题,马克思又指出:“一方面,为了建立正确的教育制度,需要改革社会条件;另一方面,为了改革社会条件,有需要相应的教育制度,因此我们应该从现实状况出发。”
(简答题)
怎样理解社会关系决定教育的社会性质?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
略
相似试题
(简答题)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它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根本大法,该宪法是在哪次会议上通过的?怎样理解其社会主义性质?
(简答题)
怎样理解唯物史观揭示的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
(简答题)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特点和性质是怎样的?
(简答题)
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简答题)
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
(简答题)
怎样理解马克思在不同论著中对社会历史阶段所做的不同的归纳的的含义?
(简答题)
怎样理解新民主主义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政治前提和基础。
(简答题)
怎样理解新民主主义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政治前提和基础。
(判断题)
马克思、恩格斯在教育具有社会性方面的独特贡献,是基于他们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科学地解释了教育与社会关系以及教育的社会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