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11个月来首次降息美联储将利率调低至1.25%
美联储2003年11月6日宣布,为刺激疲软的经济,降低利率半个百分点,这是11个月以来美国央行首次降息。据路透社消息,目前美国联储利率已经降到1.25%,是41年来的最低点。联邦储备局在宣布降息时说:“不断增加的地缘政治危险是做出降息决定时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分析人士指出,联储局所说的地缘政治危险指的不外乎是伊拉克武器核查危机。此前,美国金融界普遍估计联储会只会降息0.25%o股市专家认为,虽然华尔街仍然对战争是否发生的不定因素持观望态度,但是半个百分点的大幅减息将有助于推动股市走出低谷。在联储局做出最新降息决定之前,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的一份最新报告说,美国经济不一定已经走出衰退期。 专家认为,美国减息很可能促使欧盟各国纷纷仿效。在过去一年中,欧洲主要经济体的利率基本没有变化。与此同时,外界普遍估计在中期选举中巩固了众议院多数党地位的共和党,很可能迅速通过公司减税法案,试图通过减少公司企业税务刺激美国经济复苏。
经济学家们说,由于日本与欧洲的经济仍旧十分疲软,美国的复苏仍需要时日。在宣布大幅降息时,联储局官员说:“更多的不定因素,部分归咎于目前不断增加的地缘政治危险,束缚着支出、生产和创造工作机会的能力。”联储局警告说,市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将不应期待联邦储备再次降低利率,因为目前的情况是通货膨胀危险与经济进一步衰退危险之间找到的微妙平衡。 一些经济学家现在警告说,大幅降低利率并不能保证经济复苏。虽然2003年前8个月的经济数字显示,美国经济在漫漫走出谷底,但是依据上个月的最新统计数据,美国消费者信心开始下滑,给经济复苏的前景在此蒙上阴影。经济学家指出,从最新数据看,尽管利率已经降到41年采最低点,可是美国消费者已经普遍不情愿过多借贷、不愿意继续超前消费。
货币政策实施的目的是什么?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
解释货币传导机制的四个阶段。
正确答案
(1)货币量的变动对利率的影响,过度的货币供给最终会引起利率下降;
(2)利率的下降刺激投资支出的增加;
(3)投资水平的上升促使整个意愿的总支出增加;
(4)总支出的增加弓l起的国民收入增加。
答案解析
简述货币政策的影响。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
简述中央银行经常使用的政策工具。
正确答案
(1)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政府债券的活动称为公开市场业务。当中央银行购买政府债券时,以支票支付给卖主,卖者将支票存人开户银行,商业银行将支票存人中央银行,造成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负债增加,在扣除法定准备金以后,这部分存款便形成了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通过货币的乘数作用,促使货币供给量的增加,不仅如此,还伴随着利率下调,二者双管齐下,加强了货币政策的效果。
(2)法定准备率。法定准备金制度是中央银行规定的商业银行存款必须保持最低准备金的制度。如果中央银行降低法定准备率,则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增加。从盈利的动机出发,银行将会把这部分准备金用于发放贷款,最后导致银行存款的增加,从而达到货币扩张的目的。
(3)贴现率。贴现率是指商业银行为补充准备金,从中央银行取得贷款的利率。央行提高贴现率将会对商业银行的信用活动起约束作用,相反,则有利于信用扩张,扩大货币供给规模。
(4)选择性信用控制。选择性信用控制工具包括:证券交易中的保证金制度(也称“垫头规定”)、分期付款信用控制、抵押贷款条件和利息率上限。除此之外还包括一种非法律约束性的控制即“道义上的劝告”。
答案解析
试说明美联储将利率调低至1.25%,是否能促使美国经济复苏?
正确答案
第一,美国减息很可能促使欧盟各国纷纷仿效。这样使美国利息减息的货币政策的效能降低,延缓美国经济的复苏。
第二,更多的不定因素,部分归咎于目前不断增加的地缘政治危险,束缚着支出、生产和创造工作机会的能力。市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将不应期待联邦储备再次降低利率,因为目前的情况是通货膨胀危险与经济进一步衰退危险之间找到的微妙平衡。
第三,美国消费者已经普遍不情愿过多借贷、不愿意继续超前消费。
答案解析
阐述影响货币政策效果的因素。
正确答案
(1)在通货膨胀时期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的效果比在经济衰退时期使用扩张性货币政策效果更显著。因为货币传导机制在两种情形下可能是失灵的2其一,当投资对利率的变化缺乏敏感度时,传导机制被堵塞,其二,流动陷阱存在时,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对降低利率不起任何作用。从这一点采说,货币政策的作用并不是对称的,倾向于肯定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进一步说,即使在反通货膨胀时,货币政策的作用也主要表现在反对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而对成本推进型的效果很小。
(2)货币政策的效果受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在繁荣期,物价上涨越快,公众越不愿持有货币,从而货币流通速度会加快,抵消了货币供给量减少的作用。
(3)不确定性。中央银行不得不估算存款扩张乘数和银行体系可能持有的超额准备金的数量,这些估算的准确与否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另外货币供给的变化和短期内总需求的变化之间的联系并不是确定的。这些不确定性将直接影响政策效果。
(4)“时滞”。当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刺激作用显示出采时,经济衰退可能已经过去了,货币政策的实际结果可能是引发经济过热,从而开始下一轮的经济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