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历类考试大学宗教学
(简答题)

佛教在历史上赞助兴盛国家社会的事迹,请列举一二、有哪些书籍参考?

正确答案

此非片言可尽,无已,分本质与事项言之,兹先言本质:经律戒饬信徒有四大端:‘一不违国制,二不漏国税,三不谤国主,四不作国贼’,此对国家之赞助也。南朝何尚之,对宋文帝曰:‘百家之乡,十人持五戒,则十人敦谨;千室之邑,百人持十善,则百人和睦。持此风教,以周寰区,则编户亿千,仁人百万。而能行一善,则去一恶,去一恶则息一刑,一刑息于家,万刑息于国,洵乎可以坐致太平矣’,此对社会之赞助也。若论事项,则正史野乘,不可胜言,欲求大要,有‘历史感应统记’一书,可参考焉。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简答题)

    什么是二胜六庄严?他们在佛教历史上分别有哪些贡献?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简述佛教兴起的社会历史条件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佛教历史上十分遗憾的事情是什么?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什么才是真正的佛教?寺院大、居士多、法会开得隆重,是否就意味着佛法非常兴盛?请以理分析。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佛教的最高理想(对国家社会以及个人本身的)要达到什么目的?是否比礼运大同篇更要做到完善?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在最近的朝代,有哪一朝代的国王皇帝,最笃信佛教的?最好有历史根据的,请例举几位。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关于佛教传入我国宗派嬗衍的历史看哪一本佛教历史书籍比较好?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了解佛陀的这些历史,对你有什么帮助?除此之外,你还知道佛陀的哪些事迹?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有人说佛教是积极的救世的,而不是悲观消极的厌世的,但尼僧剃发修行于深山古刹中,世事不闻不问,这岂非脱离了社会人群?设若人人如此,则国家社会能繁荣进步吗?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