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历类考试基础知识
(单选题)

清乾隆八年(1743年),清政府发布了下图中的告谕。从中可以提取的信息是()

A清政府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B清政府鼓励外商来华贸易

C清政府调整对外贸易政策

D清政府坚持闭关锁国政策

正确答案

来源:www.examk.com

答案解析

告谕内容为:自乾隆八年始,嗣后凡遇外洋货船来闽、粤等省贸易,带米万石以上者,著免其货税银十分之五;带米五千石以上者,免其十分之三。由此可以看出清政府对外商来华贸易有种越多越优惠的政策,但不能根据这些就选择B,因为清政府一直是奉行闭关锁国政策的,与史实不符,所以B错;A、D则与材料所述不符,所以说这是清政府调整对外贸易的举措,更符合题意。

相似试题

  • (单选题)

    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八月,朝廷派官员至沿海各省“立界”筑城墙,派兵戍守。《福州府志》记载:乾隆年间,在福建宁州“每处悬一碑曰:敢出界者斩!”清政府这样做的目的是()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清顺治十八年八月,朝廷派员至沿海各省“立界”筑垣墙,派兵戍守。《福州府志》记载,乾隆年间,在福建宁州“每处悬一碑曰:敢出界者斩!”当时清政府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清朝前期,政治相对安定,耐旱、耐寒的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不断推广,人口迅速增长。据研究,康熙十八年(1679午)全国人口已达1.6亿,经过一个世纪,至乾隆末,已突玻3亿。“生齿殷繁,地土所出,仅可赡给,偶遇荒歉,民食维艰”。雍正元年(1723年)下令说,“开垦一事,于百姓最有稗益”,要求“凡有可垦之处,听民相度地宜,自垦自报”。规定新开水田六年后纳税、旱田十年后纳税,禁止地方官吏阻挠或趁机勒索,对垦种成效显著地区的官吏予以奖励。至乾隆五年(1740年)下令告诫:“民间多辟尺寸之地,即多收升斗之储。”要求:“凡边省内地零星地土,可以开垦者,嗣后悉听该地民夷(汉族与少数民族)垦种,免其升科(税负),并严禁豪强首告争夺。” ——摘编自《清实录》等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清朝前期,政治相对安定,耐旱、耐寒的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不断推广,人口迅速增长。据研究,康熙十八年(1679午)全国人口已达1.6亿,经过一个世纪,至乾隆末,已突玻3亿。“生齿殷繁,地土所出,仅可赡给,偶遇荒歉,民食维艰”。雍正元年(1723年)下令说,“开垦一事,于百姓最有稗益”,要求“凡有可垦之处,听民相度地宜,自垦自报”。规定新开水田六年后纳税、旱田十年后纳税,禁止地方官吏阻挠或趁机勒索,对垦种成效显著地区的官吏予以奖励。至乾隆五年(1740年)下令告诫:“民间多辟尺寸之地,即多收升斗之储。”要求:“凡边省内地零星地土,可以开垦者,嗣后悉听该地民夷(汉族与少数民族)垦种,免其升科(税负),并严禁豪强首告争夺。” ——摘编自《清实录》等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清政府向中国商人发海外渡船证明书的主要目的是()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清政府向中国商人发海外渡船证明书的主要目的是()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清政府向中国商人发海外渡航证明书的主要目的是()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据统计,清乾隆帝时,全国人口由1740年的不足l亿,到1790年超过3亿;道光帝时的1834年突破了4亿。这种人口的迅速增长,对中国来说()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气势宏伟的重庆湖广会馆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为当时在渝的湖北、湖南商人相互帮扶、聚会联谊之所。与之直接相关的历史因素是()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