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认为个性中包括不同需要层次,这些层次由低向高发展。由底到高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他将需要分为三层次,即基本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心理需要(爱与归属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优点:
首先,层次核心是人的本质的实现,把个性形成看承是由低级层次向高级层次发展的动态结构,认为人有能力自我实现和自我完成。
其次,强调人类行为动机的复杂性。提出了人和动物共有的低级需要和人独有的复杂需要。认为低级需要紧张、缓解理论,高级需要则要制造紧张来实现预期目标。
再次,理论被广泛应用于实际。如企业管理上,改变阻碍自我实现不利因素,发挥人的才能;通过恰当奖励,调动生产积极性。
不足:
1)自我实现理论带有明显的形而上学色彩,把人的个性形成模式化、固定化,强调需要层次的普遍性和天然性。层次由低级向该机发展的自然性,认为所有需要得到满足后,自我实现需要才活跃起来,这是不符合实际的。一般来讲,首先满足基本生理需要。
2)过分强调个性形成中潜能或需要作用,把自我实现和为达到目的所进行的创造活动当作人的自然能力的结果。
3)不讲动机斗争和需要之间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