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历类考试大学历史学
(简答题)

抗战相持阶段到来后,日本侵华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国民党的抗战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其原因是什么?

正确答案

日本政策:停止对正面战场的进攻,采取新的侵略政策。对国名党采取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政策
国民党抗战政策:1939年国名党五届五中全会作出‚溶共、防共、限共、反共的方针,成立‚防共委员会,不得不继续抗日并同共产党保持合作关系,同时又采取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
原因:
(1)武汉失守后,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日本速战速决的计划失败,调整侵华政策,停止了正面战场的进攻,采取了新的侵华方针,以"共同反共"的口号引诱国民党,挑拨国共关系,破坏国共合作,分化、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把军事进攻的矛头指向了解放区,对国民党及其政府以政治诱降为主,以军事进攻为辅。
(2)在对日作战当中,八路军、新四军在敌后成功的开辟了新的战场,收复了广大失地,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武装日益壮大,又使蒋介石非常恐惧。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多选题)

    抗战相持阶段到来后,日本对国民党的政策是()。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抗战相持阶段日本对华政策的转变导致了()。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相持阶段到来后,国民党蒋介石集团的内外政策发生了哪些变化?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相持阶段到来后,国民党蒋介石集团的内外政策发生了哪些变化?

    答案解析

  • (填空题)

    抗战相持阶段,日军侵华的重点是()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简述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侵华方针有什么变化及原因。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在华北给日本侵略者沉重打击的一次军事行动是()

    答案解析

  • (填空题)

    在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日本改变侵华策略,对国民党以()为主,以()为辅。

    答案解析

  • (填空题)

    1938年,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系统阐明了持久抗战的总方针。内容包括相持阶段是取得胜利的关键阶段、抗战经过三个阶段,即防御,相持,反攻、日本小国失道寡助,(),最后胜利是属于()的、中国是弱国,日本是强国,抗战是()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