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配置——指在流域或特定的区域范围内,遵循有效性、公平性和可持续性的原则,利用各种工程与非工程措施,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和资源配置准则,通过合理抑制需求、保障有效供给、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等手段和措施,对多种可利用水源在区域间和各用水部门间进行的调配。
发展历程:
1)水资源评价;
2)“四水转化”与地表水地下水联合配置;
3)基于区域宏观经济的水资源配置;
4)基于二元水循环模式和面向生态的水资源配置;
5)基于实时调度的水资源配置与调控;
6)基于ET的水资源整体配置;
7)水量水质联合配置与调控——从配置模拟计算的角度分析,水量水质联合配置存在3个层次。第1 个层次是基于分质供水的水量配置,其次是在水循环基础上添加污染排放和控制等要素,实现在水量过程模拟基础上的水质过程分析,进而进行水量配置,第3 个层次就是在动态联合水量和水质实现时段内紧密耦合的动态模拟。
水资源配置研究的发展历程具有以下趋势:
(1)充分考虑水资源配置的综合性。水资源配置不能仅仅停留于对一个区域范围内部的水量调配工作上,而应当更多的是从大流域整体角度出发,系统分析流域中各个子区域自身水资源条件和水资源供需特点,以合理的水资源配置格局为区域发展总体布局提供参考。
(2)加强对生态和环境方面需求的考虑。当前水资源配置不能仅仅局限于满足水资源数量上的供需平衡,而是应当追求区域发展与水相关的各类主要因素的平衡,包括水质平衡、水土平衡和水生态平衡。当前的水资源开发尤其需要注意对于生态环境需水的要求,能提出防止生态环境破坏的预防措施以及恢复和改善的措施。
(3)提高决策方案的比选和配置效果的评价水平。配置方案的选择涉及面宽,决策因素众多,各方面的效益指标在价值量度上也不统一,所以必须引入合适的多目标决策方法。在得出合理可行的推荐配置方案后,还应当对其实施后可能产生的效果作尽量全面的评估,并考虑到所有能涉及的方面,组成全面的评价体系。
(4)提高配置分析工具和系统的软件技术水平。随着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水资源配置面对的问题更加复杂化,计算的范围和精度也均会有所增加,数据处理要求提高,配置模型的软件化是解决这一矛盾的重要手段。
在理论和方法上还需要重点在以下几方面进行突破:
1)加强对水量水质联合调控下的水资源配置理论和方法研究。水量水质统一调度的科学基础,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传统的集总式模型已经不能全面描述越来越复杂的点源和面源污染物扩散、汇集、稀释、转化等物理化学过程,应重视有物理机制的、能反映污染物运移过程的分布式水质模型的研究,并基于此研究水质水量联合配置。具体的突破方向包括基于分质供水的水量水质合理配置模型和方法、水量水质联合配置方案合理性评价技术、水量水质联合实时调度方法等研究。
2)结合宏观多目标经济分析模型、分布式水文模型构建以流域水循环模拟平台为基础的水资源配置,实现水资源评价-模拟-配置-调度的一体化的决策系统。通过宏观经济分析模型、分布式水文、水质模型和集总式水资源调配模型动态耦合起来,互相反馈,实现基于分布式模拟的水量水质联合实时调度,完成以流域降水基础、ET和出境水量为控制目标的广义水资源配置系统。
3)提高水资源配置的动态性分析。目前的水资源合理配置是基于静态的水资源评价结果,没有考虑到人工水循环系统和天然水循环系统之间的动态作用关系。在水资源评价-模拟-调度一体化的平台上,应该将水资源合理配置的主要平衡关系进行交互式分析,包括社会经济增长、水资源量的需求与供给、水环境的污染与治理、投资与效益等内容的动态关联性分析。
4)技术上突破单纯使用优化模型或模拟模型的思路,结合优化方法和模拟计算。由于水资源配置的复杂性,仅使用数学优化方法难以贴近于实际,完全采用模拟的方法则又无法有效控制众多的参数、条件。所以借助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采用优化-模拟-评价的总体思路得到水资源配置模型的决策方案结果,通过在简化目标和约束下寻求优解,再利用模拟模型得到进一步的结果便于方案选取评价。这样便于发挥优化方法的搜索能力和模拟技术的仿真性、可靠性强的优势。
(简答题)
什么是水资源配置?简述其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