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老空积水调查资料应如何正确处理和利用?
正确答案
对古井、小窑、自采区积水资料的调查收集一定要认真细致,根据本矿区煤层赋存和古井小窑的生产特点应有专门的调查登记表,内容应系统全面,便于复核分析。依据调查资料,组织有关人员审核讨论,判别可靠程度,本着“留有余地,以防万一”的原则编制老空积水图,在图上圈出积水线,积水线外推50-150m(据资料可靠程度定)划定探水线,今后采掘工程进入这一界线就必须按规定密度、超前距和帮距严格进行“探水掘进”;对于有疑虑的大片积水区必要时还沿探水线外推50-150m圈定警戒线,采掘工程进入警戒线要进一步查对资料并向警戒方向打深孔,控制层位、构造和积水的可能性。对于有精确测绘资料的本井积水区或积水巷道,也划定积水线,外推30-60m圈定探水线。上述调查资料表,连同审查核定的结论(即资料可靠程度、疑点或问题)和圈定的“三线”如同水文地质勘探资料,经过逐级审批后作为防治水的依据,其中的“老空积水图”则要根据采掘工程和探放水工作以及新发现的情况每年补充修改一次报上级部门备案。老空积水调查资料,不慎重确定“三线”并明确标定在有关生产用图上,往往会造成严重失误。但即使有了资料和“三线”,利用时仍要依据现场的新情况及时分析判断修改探放水设计。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填空题)
探放小窑积水和本矿老空积水的超前钻孔,一般超前距不得小于()m。
(简答题)
××矿一立井对540上山组织了一次探水掘进,前方积水情况复杂,当边探边掘逐渐接近积水区时,考虑到煤层松软,不安全,便在迎头砌筑了水闸墙,安设套管水门,在墙外试放水。经打钻孔五个,有三个孔以6m3╱min的排水量控制放水,有关的古井水位即逐步下降。当时很高兴,想将老空水放尽即掘通老空采煤。然而由于积水量大,正常涌水量也较大,一直到雨季,积水也没有放尽。而当年雨季降雨量又特别大,季节性河沟水量猛增,河滩上的一些隐蔽古井筒在雨水渗泡下相继坍陷,河水倒灌,疏放的老空重新充水,放水孔水压不断上升,出水量不断加大,与此同时井下其他地点涌水量也急剧增加,矿井主泵房严重告急。幸好当时放水上山迎头有水闸墙,立即关闭水门,停止了老空放水,保住了主泵房,矿井转危为安。但不久,由于老空水酸性大,放水套管水门已被严重腐蚀,不能有效控制水量,再次出现了险情。通过这一事例,说明对老空水通盘了解其积水分布、水位、水质及周围水力联系状况等应注意的问题?
(单选题)
矿井充水水源主要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和老空积水。
(简答题)
如××矿×立井四层煤,辅西采区,毗邻日伪时期开采的老空区,根据古井调查资料和日伪时期留下的采掘工程平面图,曾经确定了积水范围并划出积水线与探水线。当时一直认为这一资料是比较可信的,既有当时老工人的口述记录,又有图纸。但当轴西上山向上开拓时,距积水线还有300多米,迎头即出现了有水象征(沿煤层顶板渗水并挂红)。当时不少人认为调查资料应该相信,四层煤顶板是薄层灰岩,古井水量较大,水压较高,老空水沿灰岩裂隙渗透二三百米是完全可能的。另有一部分人员认为现有出水象征,正因为古井水量大水压高,这件事必须慎重,于是决定进一步核实资料,对可以提供线索的老人都去访问一下,结果其中有一位老人一看日伪时期留下的图纸就说:“咳!差远了!这可能是鬼子1943年的图,1944年这里又曾派人打了半年多的洞子,我就常去这个迎头,从井口跑到迎头至少有一里多路。”根据这位老人提供的资料在图上标定,积水巷道确实离迎头不远。立即安钻探水,仅30余米即透老空,放水近10万t。当时轴西区有200余人工作,如果发生透水,后果不堪设想。这一实例说明了什么?
(单选题)
探放小窑老空积水时,超前距离一般不得小于()米。
(填空题)
对已查明的老空积水区,应在采掘工程图上标明积水区及其最洼点的具体位置和()标高,并外推()m用红色圈出积水老空区的警戒线。
(填空题)
煤层顶板有含水层和水体存在时,应当观测()高度。当导水裂隙带范围内的含水层或老空积水影响安全开采时,必须超前()并建立疏排水系统。
(填空题)
钻孔止水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取得分层水位、水量、水温、水质、渗透系数等资料,防止(),影响地下水资源的正确评价和合理利用。
(填空题)
煤矿企业必须收集、调查和核对()和()情况,并将矿界以外至少100m范围内邻矿的井田位置、开采范围、积水情况标绘在井上、下工程对照图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