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美国作家埃德加·斯诺来到延安。在这里,他看到一种别样的生活方式:毛泽东住在十分简陋的窑洞里,周恩来睡在土炕上,彭德怀穿着用缴获的降落伞做成的背心……从共产党人极其简朴的生活中,斯诺发现了一种伟大的力量,他称之为“兴国之光”。今天,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更加需要我们()
A发扬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
B继承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
C传递团结统一的精神火炬
D用改革创新的精神照亮前路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
考点:本题考查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
相似试题
(单选题)
1938年1月,美国兰顿公司出版了记者埃德加·斯诺对中国西北地区的访谈实录《红星照耀中国》一书,兰顿公司在该书的封面写下:此书告诉你,为什么日本不可能取胜。读者得到的最佳答案是()
(单选题)
长征是什么?在中国作家魏巍的笔下,长征是“地球的红飘带”;在美国作家素尔兹•伯里的笔下,长征是“前所未有”的事;在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笔下,长征是“惊心动魄的史诗”。长征途中,党中央于1935年1月召开遵义会议,确立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单选题)
美国人埃德加•斯诺是较早向世界报道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外国记者。1937年10月,其西北革命根据地采访录《红星照耀中国》在英国出版,引起世界轰动。1938年12月,该书在上海发行的中文版却更名为《西行漫记》。其改名原因最有可能是()。
(单选题)
1936年,毛泽东在延安与美国著名记者斯诺谈到自己生活学习情况时说:“在长沙,我有生以来第一次看到的报纸——《民立报》,那是一个民族革命的报纸,因此,情不自禁地书写一篇宣传革命的文章贴在省立一中学的围墙上。这是我第一次发表政见,在文章里我鼓吹必须把孙中山从日本召回,担任新政府的总裁,由康有为任国务院总理,梁启超任外交部长。”这说明毛泽东在“第一次发表政见”时赞成在中国实行的政体是()。
(单选题)
据《革命中的中国——延安道路》记载:“1936年,中共终止了根据地中的土地革命,代之以比较温和的改革”。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单选题)
1936年12月28日,美国《时代》周刊以大量篇幅报道了西安事变,而刊面人物选择的是正在视察军队的日本裕仁天皇。这反应出《时代》周刊()
(单选题)
第二届“延安文学奖”于2015年3月上旬揭晓。获奖作家以精深的文学造诣和高度的责任意识,书写了一部部讴歌时代的优秀作品。这启示我们()。
(单选题)
1947年2月底,国民政府要求最后一批坚守在南京和平谈判的中共人员限期撤离。中共代表经与美方紧急磋商,美国同意麦康内尔将军执行“鲶鱼行动”,把中共人员安全送回延安。材料表明()
(单选题)
1936年,美国通过了《土壤保护和国内配额法》。这个立法把作物分成“消耗地力的”和“增加地力的”两类,政府向那些将耕地由“消耗地力的”作物改种“增加地力的”作物的农场主支付“保护土壤补贴”。这一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