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其他考试知识竞赛其他知识竞赛
(简答题)

二王父子书法优劣之争是怎么回事?

正确答案

所谓二王父子书法优劣之争是指两个方面,其一是王献之立志要在书法艺术上超过他的父亲王羲之;其二是后世对父子二人书法艺术孰优孰劣的不同评价。文献上记载着一些王献之敢超王羲之的故事。王献之字子敬,是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从小聪明好学,勤奋地向父亲学习书法。在他七八岁时,有一次王羲之悄悄地从背后猛抽他正在写字的笔,但笔却没有被抽掉,王羲之被他专注的学习精神感动了,感慨地说:此儿今后一定有大造化!还有一次,王献之在墙上写方丈的大字,围观者如堵,王羲之后来见了,也称赞这字写得不错。
但是,王献之并不满足于父亲的传授,他却想超过当时已是首屈一指的大书家的父亲。孙过庭《书谱》上记载:王羲之将赴京都,临行时在墙上写了一幅字。事后,王献之悄悄地把这幅字擦掉,然后换上自己写的字,私下还以为不错哩。那知王羲之从京都回来,见了这幅字叹息道:“我走时真的吃醉了!”那时王献之仅是十几岁的小青年,就敢和父亲比高低,王羲之居然还没认出是自己儿子假冒自己的字,说明了王献之的书法水平当时已接近“乱真”的地步。
“乱真”的字无论如何也超不过父亲的,因此,王献之决心创出一种新书体。张怀瓘《书断》中记载:王献之在十五六岁时,常对王羲之说:古时书法质拙,现在崇尚妍丽的书风,可以在行草书之间进行变革,大人宜改体。但是王羲之不久就去世了,王献之只好独自进行新书体的艰苦创造。终于,他在得法于父亲的基础上,兼学张芝,追溯渊源,改变制度,创出一种新风格的书法,这种书法结体宽绰,行笔流畅,姿态活泼婀娜,时有“破体”之称。
新书体的产生,当时受到不少人的非议。有次王羲之的好友谢安问王献之:你的书法和父亲相比如何?王献之答道:我的字要好些。当谢安当即表示出大不以为然时,王献之仍十分自信地说:一般人不懂得其中的奥妙。不久,王献之的新书体就被社会承认了。陶宏景在《论书启》中称:世上都崇尚王献之,而不知还有钟繇、王羲之。他的书法的影响,一时超过了他的父亲。在梁、陈以后,王羲之逐渐又被重视起来,梁武帝谓:“子敬之不追逸少,犹逸少之不追元常。”及至初唐,李世民独好王羲之书法,并亲作《王羲之传论》,称赞说:“详察古今,研精篆素,尽善尽美,其惟王逸少乎。”并贬王献之书法是:“字势疏瘦,如隆冬之枯树;览其笔踪拘束,若严家之饿隶。”从而奠定了王羲之“书圣”的地位。
到了宋朝,米芾甚爱献之书,称:“子敬天真超逸,岂父可比。”明王肯堂附和说:“王大令书,米老以为远胜乃父,当为定论。”书法史上关于羲、献父子书法优劣之争,有如文学史上的李白、杜甫诗歌优劣之争一样。论者很多,各持己见,争论不休,大都是凭着自己偏好而立论。其实羲、献父子二人都是新书风的创立者,两人用笔不同,追求的艺术境界各异,俱臻妙境。在评价书艺时,应注重分析他们表现的艺术风格、对后世的影响和在书法史上的地位,而不应纠缠在孰优孰劣的争论上。固然,前代有羲献优劣之争,但不管其争论如何,大家都承认羲、献二人在书法艺术上的卓绝贡献,和在书法艺术史上显赫的地位。后世并称父子为“二王”。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填空题)

    在书法史上,钟、张是指()(),“二王”是指()。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唐代书法家辈出,其中有一对父子都是书法家。请问这对父子是?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唐朝,长沙人欧阳询、欧阳通父子书法闻名于世,时称什么体?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是怎么回事,怎么预防?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政府绿色采购是怎么回事?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沙眼是怎么一回事,如何诊断与分期?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光的颜色是怎么回事?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立体视是怎么回事?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简述牙缺数是怎么回事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