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历类考试电大国家开放大学《中国文学基础》
(简答题)

分析杜甫《春望》。

正确答案

本诗作于唐肃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春。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冬,安史之乱爆发。第二年七月,太子李亨即位于灵开,改元至德,是为肃宗。杜甫自夔州羌村只身北上,前往投奔。但途中为安史叛军所俘,押回沧陷后的长安。公元757年3月,大自然的美好春光又降临到座历经洗劫、繁华消尽的都城。杜甫忧伤地徘徊于曲江一带,感时念乱、睹物神伤,吟成了这首名作。
《春望》 首联以工巧的对句写春望所见。司马光说:""山河在"明无余五矣;"草木深"明无人矣。"国破"之下续以"山河在"两相对照;"城春"当为明媚之景,而继之以"草木深",则前后相悖,诗意翻迭多变。颔练触景生情,将花鸟拟人化,移情于物,具有了万物同悲的艺术效果。颈联写春望所念,上句念国优,下句念家愁,"家书抵万金"传诵千古。尾联写春望所叹,叹自己白发稀疏、年老力衰,悲哀更深一层。
诗以"望"作为贯穿全篇的线索,从所望的景色开始,以望者的情态收结,将眼前景、胸中情融为一体,同时也刻画出了无限忧伤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共同起到了深化主题的作用。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单选题)

    下列写于杜甫十载长安困苦生活的诗作是()。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结合作品分析《牡丹亭》的艺术成就。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分析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30年代以上海为中心的中国现代都市消费文化环境的形成和发展,使都市生活成为了当时的文学家们围绕着读者与市场展开新一轮争夺战的焦点。而对都市生活的表现,在当时也成了各大流派文学创作共同关注的热点之一,虽然形成了大致相同的批判立场和态度,但也各有特点:以茅盾为代表的左翼小说偏重社会分析和阶级批判;以沈从文为代表的京派小说较多地看到了现代文明背后的道德沦丧和人的自私贪婪,偏重于暴露知识分子精神上的庸俗卑劣;而以穆时英为代表的新感觉派小说则偏重于感觉的印象和人性的迷茫。 请结合具体作品谈谈你对左翼小说与京派小说、新感觉派小说对现代都市生活的表现和贡献。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茅盾的“《蚀》三部曲”,描写一批时代新女性在大革命中的曲折过程,体现了作者直面现实的勇气和对中国革命复杂性的独特认识,是茅盾写得最率真自然的小说,也首开“革命加恋爱”创作模式先河的小说。《虹》希望通过一位知识女性的追求过程来表现中国革命的历程,是茅盾小说“史诗化”的最初尝试,也开了茅盾小说“残篇”的先例。《三人行》写了三个中学生在“九一八”前后的故事,这种表现同龄人不同人生道路的对比方法,后来成为革命小说一种流行的“三人行”创作模式。如果说《蚀》、《虹》和《三人行》等都具有初期左翼创作浪漫谛克的某些特点,那么,1933年前夕完成的《林家铺子》、《春蚕》和《子夜》等却表现出鲜明而冷峻的“社会剖析小说”的特点。《林家铺子》描述了“一二八”战争前后上海附近小市镇上林家的小百货店从兴隆到倒闭的全过程,表现了作者对社会的深刻认识和清晰分析。《春蚕》是当时“丰收成灾”题材作品的代表,是茅盾第一篇真正以“乡土农村”为题材的作品,也是茅盾“农村三部曲”中最好的一篇。而《子夜》的成功,不但标志着茅盾小说创作的一个高峰,而且更显示了左翼小说在现实主义艺术探索上的实绩。瞿秋白为此欢呼:“这是中国第一部写实主义的成功的长篇小说”。 你怎样评价茅盾创作的变化以及他在左翼文学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