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不妨碍俗谛的“有”,“有”是必须作为承认的前提的,只不过看成是假的、暂时的联系。有也不是本质上的有,是缘起的有,临时的有,各种组合条件的有,没有自性的有,所以说“有不碍空”。“有”是事物的现象,“空”是事物的本质,这两个概念并不矛盾。
从众缘和合的现象上看是“有”;从不依赖因缘,脱离周围事物关系的单一、独立和一成不变的自性上求却不可得,便是“空”。“有”是体,“空”是性,互不影响,互不妨碍。
认识到“有”而认识不到“空”是堕入常边;认识到“空”而认识不到“有”是堕入断边。有空统一,认识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离空无色,离色无空,色空互为前提,失去一方,另一方也不存在,才是正确的。
从真谛的意义上是“空”,是否定概念,即无;从俗谛意义上是“有”,是肯定概念,是有。若不分真谛俗谛,笼统地说任何事物都是非空非有,这就讲不通了。
“非空非有”是非常矛盾的,非空非有中间没有第三者存在,不是空就是有,不是有就是空,不可能有第三种情况。
(简答题)
“空有一体,空不毁有,有不碍空”是什么意思?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
略
相似试题
(简答题)
佛教徒敬仰的佛陀,基督教徒崇拜的耶稣,天主教徒信奉的上帝是在喻意什么呢?
(简答题)
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识若贪执外境,分别会有哪些过患?请用比喻一一说明。你对其中的哪个比较有体会?为什么?
(单选题)
十善业又分身、口、意三类,意善业有三,是指()
(判断题)
悔改先有心意的回转,然后有外表上的改变,是接受神而产生的改变。
(简答题)
欲意皈依佛门手续怎样办理?
(单选题)
雅各儿子中()的名字意是“联合”。
(简答题)
听闻佛法时不应作意法师哪五处?
(填空题)
由身口意造作的业可分为三种:()、()、()。
(简答题)
如果将身口意三门供养了上师,今后你应怎样对待这个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