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历类考试大学宗教学
(简答题)

观轮回痛苦、修菩提心中,都提到了“众生彼此之间没有不当过父母的”,二者的侧重点有何区别?请谈谈你的认识。

正确答案

前者观修是对轮回流转不息,唯一感受无量痛苦生起定解,从而催生出离心。出离心是小乘道的基础。
而后者是通过如是观修而能对菩提心之因——知母、念恩、报恩等生起定解,菩提心是大乘道的基础。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简答题)

    你在观修饿鬼的痛苦时,是如何观修的?你自己有哪些收获?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后学每观他人病苦,心甚痛苦,常欲以持经咒为他人消除病苦,然自感修持功夫不够,不敢轻试,免招人讥,奈何?为病者除苦,以何法为佳?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有人说:“很多教言都说菩提心是成佛之因,所以为了出离轮回、获得究竟安乐的佛果,我必须要发菩提心。”请分析这种说法是否合理。为什么?

    答案解析

  • (判断题)

    压力都会对自身造成危害和痛苦,所以我们要有一个积极的压力观。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修世俗菩提心时,首先需要修什么?应该怎么样修?请以教证进行说明。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没有道次第前面部分的禅修基础,重点修菩提心对吗?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心地观经云:‘菩提妙果不难成,真善知识难遇。’我等幸遇真善知识,但是菩提妙果未得成。是不是老师有什么秘密未传?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是将某个具体铲平定位在消费者心中,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消费者产生了相关需求,就会自然而然地首先提到这种服务产品,达到先入为主的效果。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轮回中的痛苦,对我们有什么帮助?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