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弥补赤字的方式:当国家财政出现赤字,一般需要采取相应的方式予以弥补。弥补赤字的方式一般是动用历年财政结余,向银行借款,向银行透支,发行政府债券等。
A.动用历年财政结余:动用历年财政结余就是使用以前年度财政收支有结余的款项来弥补赤字,从理论上讲,财政收支以前年度有结余是可以用来弥补财政赤字的,就好像自己动用自己的钱一样,是可行的。从实际情况看,财政的历年结余款项和其他收入款项一样都以财政存款形式存在中央银行,并已作为资金来源被中央银行运用,当财政从银行提取历年结余款项用作弥补赤字时,如果银行准备金不足,又不能及时收缩信用货币,会迫使银行扩张信用或增发货币,进而导致信用膨胀。所以,从形式上看是财政动用自己的钱来弥补自己的亏空,但实际上涉及到财政与银行的协调和综合平衡问题。故财政在出现赤字并打算动用历年结余款项时,应提早与银行联系,以便银行及时安排好营运资金。否则,财政动用历年结余弥补赤字的方法是不可取的。
B.向银行借款或向银行透支:向银行借款,就是财政向银行借用信贷资金来弥补赤字。向银行透支,就是财政直接通过向中央银行透支的方法弥补赤字,但这种方式极容易引起通货膨胀。1994年以后,国务院规定财政赤字不得再向银行透支或借款。
C.发行政府债券:发行政府债券就是政府以债务人身份向国内外发行债券或借款筹资以弥补财政赤字。这是国际上弥补赤字的通行做法。
此外,弥补财政赤字的根本途径是增收节支。这当然主要是指在发展经济、增加生产基础上的增收,在提高效率、效益基础上的节支。如果不是在增加生产、发展经济基础上的增收,只能是靠开征新税种或提高税率、扩大税基来增加税收,虽然也能起到弥补赤字的作用,但靠增税弥补赤字,显然难以解救政府弥补赤字之急,并且还会产生更加不景气的后果。
以上弥补赤字的方法,主要是中央财政采用的。地方政府如出现赤字,只能靠动用历年机动财力。如果没有可动用的历年机动财力,只能是向工商企业借款或挪用其他款项,这样无疑会给以后的地方财政带来更大的困难。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第28条规定:“地方各级预算按照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编制,不列赤字。”
(2)赤字弥补的宏观经济效应赤字弥补的宏观经济效应与赤字规模大小有关,更主要是由弥补赤字的方式所决定的。弥补赤字的方式不同,其对货币供应量和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也是不同的。从财政赤字的弥补方式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出发,可以把各种赤字弥补方式分为货币融资法和债务融资法两类。
A.货币融资法是指用增加货币发行量的方式来弥补财政赤字的各种方式,包括:
1.向中央银行借款和向中央银行透支;
2.中央银行直接购买政府发行的债券。
3.中央银行依法不能直接购买政府债券,但可以在公开市场上从公众手中购买政府债券。上述三种方法都增加了中央银行的基础货币量。
B.债务融资法是指通过向个人和企业(包括商业银行)发行政府债券来弥补财政赤字的方式。货币融资法通过中央银行增发基础货币弥补赤字,无疑会产生财政赤字货币化的结果。不过,三种方式在创造货币的速度方面有所差别:第一种方式最直接也最快;第二种方式次之;第三种方式最慢。第三种方式实质上是发达国家的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应量的一个重要政策手段。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既可以买进公债以扩大货币供应量,又可以卖出公债以减少货币供应量。所以,公开市场操作是否导致财政赤字货币化,主要看中央银行的货币政府目标。从这个意义来说,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直接制约着财政赤字的货币效应。
债务融资法的目的就在于尽可能地避免财政赤字货币化的结果。当然,要实现这一目的,还要取决于财政赤字的规模、社会总储蓄量、对外筹资能力等诸多因素,在政府预算赤字规模较大的情况下,如果该国政府对外筹资能力较强,政府可通过提高利率吸引外国资本购买本国公债的话,实现财政赤字债务化的目标就能达到。对于不具有较强的吸引外资能力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即使采用了债务融资法,而如果赤字规模较大,恐怕也很难完全避免财政赤字货币化的结果。一个国家的国民储蓄总量是有限的。政府公债在国民储蓄中所占分额过大,必然对非政府部分的投资产生挤出效应,从而使投资下降,失业率上升,经济停滞。当然,这里是假设政府公债并不都是有效地用于投资性支出。这样,政府往往迫使央行放松银根,从而出现与债务融资法目的相悖的后果,即使财政赤字货币化或部分货币化。不过,与货币融资法相比,在债务融资法中,财政赤字货币化的过程较长,数量也有所不同。在具有较强的对外筹资能力的国家成功地采用债务融资法的同时,也带来了另一个问题,即国际收支逆差扩大,并进一步恶化国际收支状况,这不能说不是一大难题。
(简答题)
试述财政赤字的弥补及其宏观经济效应。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