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
1985年,某友好国家工业贸易代表团来华谈判,该国大使先找到有关领导要求促成贸易合作。有关领导指示,在可能的前提下,尽量与对方达成协议。对方要求向中国出口矿山设备,要价高,质量不及先进国家水平。中方代表很为难,如果答应,中方损失太大,如果当场拒绝,有怕影响两国关系。最后中方代表想出了办法,要求对方拿出一台矿山设备到我国北方严寒地区进行一定时间试验。如能在零下40度中正常工作,我方可以留购,对方答应回去研究。两个月后,对方答复说,他们国家最低气温才零下7.20度,要适应我国零下40度的工作条件,技术上有困难。于是,对方放弃了向我国出口矿山设备的要求。 请分析下列问题: ①中方代表采用什么方法拒绝对方要求? ②请分析这种拒绝方法的作用何在? ③这场谈判中体现出哪些谈判的基本原则?
正确答案
①客观标准
②不得罪对方,并使对方心服口服
③维护了本方的利益
答案解析
略
相似试题
(单选题)
1985年国家实行的预算管理体制是()。
(填空题)
保护贸易理论的代表作物是美国的()和德国的(),他们主张以()的手段来保护本国工业发展。
(判断题)
里昂惕夫悖论是指工业化国间比工业化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更容易发生贸易。
(单选题)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初期选择的对外贸易政策是()
(单选题)
发展中国家贸易保护政策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多选题)
关税作为国家管制对外贸易的一种措施,具有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和保护民族工业的作用,具有以下特点()。
(判断题)
需求重叠理论解释了贸易通常发生在人均收入水平相近的工业化国家之间的原因。
(判断题)
随着国际贸易发展和竞争加剧,难免引起企业破产和大量人失业,导致转移成本非常巨大,工业化国家通常实施贸易调整救助计划。
(多选题)
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国家对城市商业、手工业及进出口贸易征收的税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