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某位教师在讲授“辛亥革命”时,以孙中山为主线展开,首先出示了“时尚的中山装”,接着出示“中山装”的设计含义。衣服外的四个口袋代表“国之四维”、前襟的五粒纽扣分别表示孙中山的五权宪法学说(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考试权、监察权);左右袖口的三个纽扣则分别表示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和共和的理念(平等、自由、博爱);衣领为翻领封闭式,表示严谨的治国理念;衣袋上面弧形中间突出的袋盖,代表重视知识分子;背部不缝缝,表示国家和平统一之大义。问题:
(1)结合材料分析这位教师的做法是否得当。 (2)根据材料,谈谈如何使历史与生活联系起来。
正确答案
(2)①增加趣味性。讲课过程中多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这样既能提升学生兴趣又便于学生理解所学知识。②与时事联系。在讲解历史过程中,在事件与时间方面多与时事联系,贯通古今。③比较式学习。在讲述学生难以理解的历史知识时,多与学生熟知的、形象的事物进行比较说明,便于学生形成直观认识。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单选题)
教师在为学生讲授"六书"这一现代汉语基础知识时,提到了形声字,并为学生列举了以下例子,以帮助学生形象认知,请选出符合要求的一项()。
(单选题)
教师在为学生讲授"六书"这一现代汉语基础知识时,提到了形声字,并为学生列举了以下例子,以帮助学生形象认知,请选出符合要求的一项()。
(单选题)
阅读下面一段材料,回答问题。1.这个典故的具体内容是什么?2.试着对比作者自身,说说本文是在什么情况下引用这个典故的呢?3.引用这个典故是为了说明什么?以上是某位高中语文教师在讲授课文《六一居士传》一课时,在讲述文中引用《庄子?渔父》的典故时设计的三个问题,以下对其评析错误的一项是()。
(单选题)
某位初中语文教师在讲授《山中访友》一课时,设计了这样一道课堂练习:“朗读课文,想象课文中的情境,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回答下面的问题:作者在山中拜访了哪些“朋友”?作者为什么把进山看景说成“山中访友”?以下对其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简答题)
在《辛亥革命》这一课中“有关资产阶级在革命中两面性的体现”的难点讲解,某位老师通过让同学分析材料得出结论,以下是该老师在上本课时的教学片段:材料一:以梁启超为首的改良派成为反清革命的坚决反对者,梁启超曾公开表示:“刀加吾颈,枪指吾胸,吾敢日期期以为不可,期期以为不可也。”材料二:孙中山曾说:“革命不免于杀人流血固矣,然不革命则杀人流血之祸可以免乎?”材料三:辛亥革命成功之前,革命党人发动了一系列起义:1906年蔡邵文、刘道一发动萍浏醴起义.1907年5月22日发动潮州黄冈起义,1907年6月2日发动惠州七女湖起义,1907年12月20日发动镇南关起义,1911年4月27日发动黄花岗起义,无一不是以失败而终,但革命党人没有放弃直至辛亥革命成功。师:同学们通过以上三段材料自由讨论以下两个问题:(1)通过材料分组讨论,简单归纳辛亥革命的过程。(2)通过材料简要总结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的原因。请回答:
(简答题)
在《辛亥革命》这一课中“有关资产阶级在革命中两面性的体现”的难点讲解,某位老师通过让同学分析材料得出结论,以下是该老师在上本课时的教学片段:材料一:以梁启超为首的改良派成为反清革命的坚决反对者,梁启超曾公开表示:“刀加吾颈,枪指吾胸,吾敢日期期以为不可,期期以为不可也。”材料二:孙中山曾说:“革命不免于杀人流血固矣,然不革命则杀人流血之祸可以免乎?”材料三:辛亥革命成功之前,革命党人发动了一系列起义:1906年蔡邵文、刘道一发动萍浏醴起义.1907年5月22日发动潮州黄冈起义,1907年6月2日发动惠州七女湖起义,1907年12月20日发动镇南关起义,1911年4月27日发动黄花岗起义,无一不是以失败而终,但革命党人没有放弃直至辛亥革命成功。师:同学们通过以上三段材料自由讨论以下两个问题:(1)通过材料分组讨论,简单归纳辛亥革命的过程。(2)通过材料简要总结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的原因。请回答:
(单选题)
教师在讲授《春》时,为学生补充了有关现代汉语中修辞手法的使用规则,并使用以下例子帮助学生形象区分,但其中有一项教师使用有误,请指出()。
(单选题)
教师在讲授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时,为学生补充了有关现代汉语中修辞手法的使用规则,并使用以下例子帮助学生形象区分。其中教师使用有误的一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