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历类考试基础知识
(单选题)

近年来,云南省实施少数民族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随着基础条件的改善,许多“藏在深闺人未识”的“低效资源”,逐渐转化成“经济优势”。这一事实体现了()。 ①我国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②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 ③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内容 ④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正确答案

来源:www.examk.com

答案解析

云南省实施少数民族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促进特困地区经济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①说法正确;许多“低效资源”逐渐转化为“经济优势”,体现了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④说法正确;②③与题意不符。该题选C。
考点:本题考查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

相似试题

  • (多选题)

    2009年,云南省全面推进兴边富民,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和特困民族地区扶持发展,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等工程。各级政府共投入民族专项资金2.85亿元,比上年增长17.32%,民族自治地方社会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2.4%。上述事实体现了()。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政府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发展,颁布实施2011-2020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启动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扶贫开发攻坚工程。对扶贫工作的重视表明()。 ①我国政府重视尊重和保障人权 ②实现社会公平是政府的重要职责 ③我国已真正实现民族权利平等 ④维护民族团结是民族工作的唯一任务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脱贫攻坚成为“十三五”时期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头等大事。 中国目前还有7000多万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5%到6%。《决定》提出,到2020年通过产业扶持、转移就业、易地搬迁、教育支持、医疗救助等措施解决5000万人左右贫困人口脱贫,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2000多万人口全部纳入农村低保制度覆盖范围,实行社保政策兜底脱贫。加强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连片特困地区脱贫攻坚。加大财政扶贫投入力度,确保政府扶贫投入力度与脱贫攻坚任务相适应。 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阐明如何发挥财政在扶贫攻坚中的作用。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2010年12月22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北京举行会议。会议指出,国家将把特困民族地区作为全国扶贫开发工作的重中之重。国家之所以重视特困民族地区的扶贫开发,从根本上说是为了()。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近年来,我国政府在2万多公里的边境线上大力组织实施“兴边富边行动”,以促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全面发展,这体现了()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兴边富民”行动实施10多年来,逐步缩小了边境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各民族群众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明显增强。这说明()。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党和国家“兴边富民”行动实施10多年来,随着边疆和民族地区群众生活明显改善,各民族群众的凝聚力和同心力也明显在增强。这说明()。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新时期民族工作,“兴边富民”行动实施10多年来,随着边疆和民族地区群众生活明显改善,各民族群众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也明显增强。这说明()。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2009年是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10周年。10年来,我国政府对西部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保护、农业、教育、科学、卫生、社会保障等经济社会事业发展,进行了大量的资源和投入,让民族地区人民群众得到了更多了实惠。这表明()。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