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历类考试基础知识

(题干)

本题共计 2 个问题

材料一:2009年10月24日,长江大学40多名大学生在宝塔湾河段游玩时发现2名少年落水,手挽手组成“人梯”下水救人。最终,2名少年得救,而陈及时、何东旭、方招3名长江大学大学生,却不幸牺牲。2009年11月4日,教育部与湖北省委在长江大学举办了学习见义勇为舍己救人大学生英雄集体先进事迹座谈会,号召全国各地高校有效运用网络、报刊和座谈会、研讨会、报告会等载体与形式,大力开展学习英雄集体活动。 材料二:有大学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他们的英雄事迹,彰显了“90后”大学生的崭新风貌,塑造了一个时代新的坐标,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闪耀着和谐社会思想道德的光芒。我们应该以英雄为学习的榜样,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简答题
1

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教育部为什么大力开展学习英雄集体活动。

正确答案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开展这一活动,能够为造就一代合格人才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使青少年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熏陶。
②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开展这一活动,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③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就是培育“四有”公民。开展这一活动,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具体表现,有助于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

答案解析

简答题
2

这些大学生的英雄事迹,对我们提高道德修养有何启示?

正确答案

①青少年在加强知识文化修养的同时,必须重视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②在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要不断改造主观世界,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③加强自身修养重在行动,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单选题)

    2009年10月24日,湖北荆州的陈及时、何东旭、方招3位19岁大学生为救落水少年献出宝贵生命,他们的英雄壮举感动中国,展现出崇高的道德品质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上述材料表明()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2009年10月24日,为抢救落水少年,长江大学10多名大学生跳进湍急的长江中,孩子得救了,其中3名大学生却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下列对这件事讨论,观点正确的是()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2009年10月24日,湖北长江大学14名大学生不顾自身安危,纷纷跳入水中抢救落水儿童。其中陈及时、何东旭、方招等3名大学生,献出了年仅19岁的生命。这启示我们()。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2009年10月24日,湖北长江大学14名大学生不顾自身安危,纷纷跳入水中抢救落水儿童。其中陈及时、何东旭、方招等3名大学生,献出了年仅19岁的生命。这启示我们()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材料一:2009年10月24日,长江大学40多名大学生在宝塔湾河段游玩时发现2名少年落水,手挽手组成“人梯”下水救人。最终,2名少年得救,而陈及时、何东旭、方招3名长江大学大学生,却不幸牺牲。2009年11月4日,教育部与湖北省委在长江大学举办了学习见义勇为舍己救人大学生英雄集体先进事迹座谈会,号召全国各地高校有效运用网络、报刊和座谈会、研讨会、报告会等载体与形式,大力开展学习英雄集体活动。 材料二:有大学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他们的英雄事迹,彰显了“90后”大学生的崭新风貌,塑造了一个时代新的坐标,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闪耀着和谐社会思想道德的光芒。我们应该以英雄为学习的榜样,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这些大学生的英雄事迹,对我们提高道德修养有何启示?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2009年10月24日,为救两名落水少年,长江大学15名大学生手拉手扑进江中营救,两名少年获救,而3名大学生不幸被江水吞没,英勇献身。他们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灵魂的丰碑,他们舍己救人的“梯子”精神永远值得我们敬仰。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2009年10月24日,为救两名落水少年,长江大学15名大学生手拉手扑进江中营救,两名少年获救,而3名大学生不幸被江水吞没,英勇献身。他们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灵魂的丰碑,他们舍己救人的“梯子”精神永远值得我们敬仰。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