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历类考试基础知识
(单选题)

自利玛窦把《四书》翻译成拉丁文,至今的400多年间,中国几乎所有的文史经典都被翻译成了各国文字,成为全人类的财富。同时,中国也翻译出版了大量国外书籍。这说明() ①任何民族的文化都是世界文化的一部分 ②世界各民族的文化渐趋融合 ③不同民族文化有差异,但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④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有利于推动人类文明进步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正确答案

来源:www.examk.com

答案解析

①③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事例说明任何民族的文化都是世界文化的一部分,同时说明,不同民族文化有差异,但同时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故入选。②选项观点错误,世界各民族文化之间相互交流,但并没有渐趋融合,故排除。④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强调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但并没有进一步说明对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作用,故排除。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多样性

相似试题

  • (单选题)

    自利玛窦把《四书》翻译成拉丁文,至今的400多年间,中国几乎所有的文史经典都被翻译成了各国文字,成为全人类的财富。同时,中国也翻译出版了大量国外书籍。这说明() ①任何民族的文化都是世界文化的一部分 ②世界各民族的文化渐趋融合 ③不同民族文化有差异,但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④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有利于推动人类文明进步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1601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到达北京时带来了望远镜和世界地图,也将《四书》译为拉丁文。随后又有陆续传教士东来,系统介绍物理学等自然科学知识,并把《五经》等典籍译为拉丁文。在他们的引导下,徐光启等士大夫开始研究和介绍西方科技。这说明() ①明末清初开始出现西学东渐 ②西方文化对明清社会有重要影响 ③西方知识界渴望了解中国文化 ④传教士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1601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到达北京时带来了望远镜和世界地图,并将《四书》译为拉丁文。随后又陆续有传教士东来,系统介绍物理学等自然科学知识,并把《五经》等典籍译为拉丁文。在他们的引导下,徐光启等士大夫开始研究和介绍西方科技;这说明() ①明末清初开始出现西学东渐 ②西方文化在明末清初有重要影响 ③西方知识界渴望了解中国文化 ④传教士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挣脱了神的统治,确立了人的尊严。但是那时……人们是不敢公开提出反对基督教、否定上帝口号的。所以马克思说人们只能“战战兢兢地请出古代的幽灵”,来为自己壮胆。 ——摘编自叶廷芳《18世纪欧洲文化思潮中的“中国风”》 材料二 在欧洲的启蒙时代,中国的科举制度为百科全书学派们普遍叫好,认为铲除了贵族的世袭制,每个人靠自己的本事,“学而优则仕”。 ——摘编自叶廷芳《18世纪欧洲文化思潮中的“中国风”》 材料三 明朝后期开始,利玛窦、汤若望等欧洲传教士先后来华,与徐光启等合作开展翻译活动,把欧洲的天文、数学、地理等著作介绍到中国。……据伏尔泰所著《哲学词典》载:1648年,路易十四接见了随耶稣会士赴欧的中国人沈宗福,沈宗福向路易十四献上由在华耶稣会士所译的拉丁文《四库直译》的手稿,后来这就是1687出版的巴黎官刊本《中国哲人孔子,以拉丁文编写的中国人的学说》 ——摘编韩琦《17—18世纪英国皇家学会和在华耶稣会士的交流》 材料四 工业文化的背景是雄厚的物质力量和以“普济众生”为已任的基督教精神,所以这种文化的特点是阳刚文化,强力文化,它是进取性的,是出击性的。因为是出击性的,所以它要输出他们的的文化,首先是他们的宗教文化,即基督教文化。 ——摘编自叶廷芳《18世纪欧洲文化思潮中的“中国风”》 请回答: 根据材料三、四并联系17、18世纪西方与中国的社会状况,以“西学与中学”为主题写一篇短文。要求:①紧扣主题,观点合理;②史实准确,史论结合;③条理清晰,合乎逻辑;④字数在160字左右。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挣脱了神的统治,确立了人的尊严。但是那时……人们是不敢公开提出反对基督教、否定上帝口号的。所以马克思说人们只能“战战兢兢地请出古代的幽灵”,来为自己壮胆。 ——摘编自叶廷芳《18世纪欧洲文化思潮中的“中国风”》 材料二 在欧洲的启蒙时代,中国的科举制度为百科全书学派们普遍叫好,认为铲除了贵族的世袭制,每个人靠自己的本事,“学而优则仕”。 ——摘编自叶廷芳《18世纪欧洲文化思潮中的“中国风”》 材料三 明朝后期开始,利玛窦、汤若望等欧洲传教士先后来华,与徐光启等合作开展翻译活动,把欧洲的天文、数学、地理等著作介绍到中国。……据伏尔泰所著《哲学词典》载:1648年,路易十四接见了随耶稣会士赴欧的中国人沈宗福,沈宗福向路易十四献上由在华耶稣会士所译的拉丁文《四库直译》的手稿,后来这就是1687出版的巴黎官刊本《中国哲人孔子,以拉丁文编写的中国人的学说》 ——摘编韩琦《17—18世纪英国皇家学会和在华耶稣会士的交流》 材料四 工业文化的背景是雄厚的物质力量和以“普济众生”为已任的基督教精神,所以这种文化的特点是阳刚文化,强力文化,它是进取性的,是出击性的。因为是出击性的,所以它要输出他们的的文化,首先是他们的宗教文化,即基督教文化。 ——摘编自叶廷芳《18世纪欧洲文化思潮中的“中国风”》 请回答: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挣脱了神的统治,确立了人的尊严。但是那时……人们是不敢公开提出反对基督教、否定上帝口号的。所以马克思说人们只能“战战兢兢地请出古代的幽灵”,来为自己壮胆。 ——摘编自叶廷芳《18世纪欧洲文化思潮中的“中国风”》 材料二 在欧洲的启蒙时代,中国的科举制度为百科全书学派们普遍叫好,认为铲除了贵族的世袭制,每个人靠自己的本事,“学而优则仕”。 ——摘编自叶廷芳《18世纪欧洲文化思潮中的“中国风”》 材料三 明朝后期开始,利玛窦、汤若望等欧洲传教士先后来华,与徐光启等合作开展翻译活动,把欧洲的天文、数学、地理等著作介绍到中国。……据伏尔泰所著《哲学词典》载:1648年,路易十四接见了随耶稣会士赴欧的中国人沈宗福,沈宗福向路易十四献上由在华耶稣会士所译的拉丁文《四库直译》的手稿,后来这就是1687出版的巴黎官刊本《中国哲人孔子,以拉丁文编写的中国人的学说》 ——摘编韩琦《17—18世纪英国皇家学会和在华耶稣会士的交流》 材料四 工业文化的背景是雄厚的物质力量和以“普济众生”为已任的基督教精神,所以这种文化的特点是阳刚文化,强力文化,它是进取性的,是出击性的。因为是出击性的,所以它要输出他们的的文化,首先是他们的宗教文化,即基督教文化。 ——摘编自叶廷芳《18世纪欧洲文化思潮中的“中国风”》 请回答: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挣脱了神的统治,确立了人的尊严。但是那时……人们是不敢公开提出反对基督教、否定上帝口号的。所以马克思说人们只能“战战兢兢地请出古代的幽灵”,来为自己壮胆。 ——摘编自叶廷芳《18世纪欧洲文化思潮中的“中国风”》 材料二 在欧洲的启蒙时代,中国的科举制度为百科全书学派们普遍叫好,认为铲除了贵族的世袭制,每个人靠自己的本事,“学而优则仕”。 ——摘编自叶廷芳《18世纪欧洲文化思潮中的“中国风”》 材料三 明朝后期开始,利玛窦、汤若望等欧洲传教士先后来华,与徐光启等合作开展翻译活动,把欧洲的天文、数学、地理等著作介绍到中国。……据伏尔泰所著《哲学词典》载:1648年,路易十四接见了随耶稣会士赴欧的中国人沈宗福,沈宗福向路易十四献上由在华耶稣会士所译的拉丁文《四库直译》的手稿,后来这就是1687出版的巴黎官刊本《中国哲人孔子,以拉丁文编写的中国人的学说》 ——摘编韩琦《17—18世纪英国皇家学会和在华耶稣会士的交流》 材料四 工业文化的背景是雄厚的物质力量和以“普济众生”为已任的基督教精神,所以这种文化的特点是阳刚文化,强力文化,它是进取性的,是出击性的。因为是出击性的,所以它要输出他们的的文化,首先是他们的宗教文化,即基督教文化。 ——摘编自叶廷芳《18世纪欧洲文化思潮中的“中国风”》 请回答: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挣脱了神的统治,确立了人的尊严。但是那时……人们是不敢公开提出反对基督教、否定上帝口号的。所以马克思说人们只能“战战兢兢地请出古代的幽灵”,来为自己壮胆。 ——摘编自叶廷芳《18世纪欧洲文化思潮中的“中国风”》 材料二 在欧洲的启蒙时代,中国的科举制度为百科全书学派们普遍叫好,认为铲除了贵族的世袭制,每个人靠自己的本事,“学而优则仕”。 ——摘编自叶廷芳《18世纪欧洲文化思潮中的“中国风”》 材料三 明朝后期开始,利玛窦、汤若望等欧洲传教士先后来华,与徐光启等合作开展翻译活动,把欧洲的天文、数学、地理等著作介绍到中国。……据伏尔泰所著《哲学词典》载:1648年,路易十四接见了随耶稣会士赴欧的中国人沈宗福,沈宗福向路易十四献上由在华耶稣会士所译的拉丁文《四库直译》的手稿,后来这就是1687出版的巴黎官刊本《中国哲人孔子,以拉丁文编写的中国人的学说》 ——摘编韩琦《17—18世纪英国皇家学会和在华耶稣会士的交流》 材料四 工业文化的背景是雄厚的物质力量和以“普济众生”为已任的基督教精神,所以这种文化的特点是阳刚文化,强力文化,它是进取性的,是出击性的。因为是出击性的,所以它要输出他们的的文化,首先是他们的宗教文化,即基督教文化。 ——摘编自叶廷芳《18世纪欧洲文化思潮中的“中国风”》 请回答: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瑞士牧师慈运理(UlrichZwingli)(1484~1531)将希伯来文、希腊文或是拉丁文版本的圣经翻译成苏黎世当地语言;后来,苏黎世市议会决定了《圣经》改革方案,成为官方政策。1525年苏黎世市议会废止弥撒,改由慈运理的圣餐版本替代。据此推论合理的是()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