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武术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她让无数人为之倾倒,也创造了无数时代豪杰。武术,不仅仅是体育项目,武术发于防身,立于健身,搏于赛场,习于日常,载于武艺,归于武德,讲究协调性、内在性及与环境的统一性,武术具有丰富的东方文化内涵。首先,中华武术受中庸、礼让等儒家思想习惯的影响。儒家伦理道德的主线条为“仁爱”,强调“仁”为“爱人之本”,“忠恕之道”,认为“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以“仁爱”为基本伦理思想所派生出的“忠、孝、智、仁、勇、宽、信、敏、惠、温、良、恭、俭、让”等道德标准,一直以来,被作为武术伦理思想伦理的核心,使武术这一战斗的力量、伤人的手段被纳入了道德伦理的法规之中,使武术不光成为技击、健身之道,更成为精神修养、人格净化的途径。因此,在“仁爱”的伦理道德法则中,追求文武双全,提倡仁勇兼备,是武术中儒家思想的主要文化内涵。武术是德意的统一,练武不仅仅练就出色的武功,高超的技艺,重要的是修炼自己的思想道德,大凡武术家无不是道德仁义君子。
其次,中华武术受中国哲学及佛学思想影响,特别是内家拳(太极,八卦,形意拳),无不与深远的哲学思想密切相关,太极的刚柔,八卦的八个方位,形意的直线攻击招式,皆体现出矛盾、发展、运动等哲学知识。《易经》的哲理乃是太极产生的理路基础。中华武术以“天地合一,阴阳之道”为主旨,其目的不是宏扬引向外在的显示,而是导向内心的自审,中国人练武术不仅仅讲究一招一式的精确,而且讲究神韵。这种神韵正式个人技艺及思想纯熟的表现。
再次,中国传统美学还讲究“气”、“意”、”神”、“形”和“形神兼备”,这在中国传统的音乐、戏曲、书法、绘画乃至在武术中都能充分显现。在武术中,无论是在表现阳刚、阴柔、阴阳转化的特点上、技击攻防的形态特征上,还是节奏韵律、意境追求、风貌展示上,无不体现中国传统美学的思想内涵。
总之,我们中华武术的文化内涵式由中华民族的复杂的历史发展所构成的。它是中华民族的生成、发展、积累和文化、经济、艺术、道德心理等社会组织形式发展的综合体。它具有强烈的历史稳定性,同时也表现出一种文化不同于另一种文化的独立性。这就是历史赋予中华武术的丰富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