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历类考试基础知识
(单选题)

张海鹏先生在《20世纪的中国政坛风云卷》中认为:“新政的某些措施已经触动了清朝统治的根本,如在政治上宣布预备立宪,在中央设资政皖,在各省设咨议局,扩大了民众表达。单纯的封建专制制度已不存在,民主政治及有关法律有些在试行,有些在准备和确立之中,整个政治制度正在向资本主义近代化演变迈进。”上述材料表明()

A辛亥革命前君主专制已经不存在

B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

C“新政”有助于推动中国近代化

D“新政”确立了民主政治

正确答案

来源:www.examk.com

答案解析

辛亥革命前君主专制巳经不存在的说法是错误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说法正确,但与材料的主旨无关。根据材料“单纯的封建专制制度巳不存在,民主政治及有关法律有些在试行,有些在准备和确立之中,整个政治制度正在向资本主义近代化演变迈进。”说明“新政”在政治方面有助于推动中国近代化。“新政”并没有确立了民主政治,只是昙花一现。
考点: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影响

相似试题

  • (单选题)

    鲁迅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展望中国现代文艺的走向时,发出了“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一令人警醒的著名论断。这一论断告诉我们()。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鲁迅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展望中国现代文艺的走向时,发出了“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一令人警醒的著名论断。这一论断告诉我们()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鲁迅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展望中国现代文化的走向时,发出了“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一令人警醒的著名论断。这一论断告诉我们()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在20世纪30年代,鲁迅先生展望中国现代文化的走向时,发生了“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一引人警醒的著名论断。这一论断告诉我们()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孙中山先生被誉为20世纪中国第一位伟人。这主要孙中山()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20世纪中国社会发展阶段的悲喜剧,在报纸的头版中被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1949年4月22日,李先生最有可能在当天报纸上阅读到的头条新闻是()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材料一: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史记•商君列传》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明夷待访录•财计三》 材料二:就中国现代化的特定形式而言,在19世纪后半叶,它只是中国社会大变动中的一个流向;20世纪初辛亥革命后,中国现代化才艰难地逐步上升为诸流向中一个带有主导性的趋势;20世纪50年代后,现代化才上升为大变革的主流,成为占支配地位的大趋势。 ——张海鹏《现代化的研究视角与中国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材料三:数据背后的中国 第一组:一五计划的基建投资比重分配(%) 第二组:在初期的人民公社,大多是几乡一社,平均规模为4797户,2万户以上得特大公社,全国就有51个。……1959年全国农业总产值比上一年下降13.6%,1960年比1959年又下降16.2% 第三组:1962年我国国民经济状况表 第四组:中国国民经济基本情况统计(摘编自《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年鉴2000》1999年12月采集)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材料一: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史记•商君列传》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明夷待访录•财计三》 材料二:就中国现代化的特定形式而言,在19世纪后半叶,它只是中国社会大变动中的一个流向;20世纪初辛亥革命后,中国现代化才艰难地逐步上升为诸流向中一个带有主导性的趋势;20世纪50年代后,现代化才上升为大变革的主流,成为占支配地位的大趋势。 ——张海鹏《现代化的研究视角与中国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材料三:数据背后的中国 第一组:一五计划的基建投资比重分配(%) 第二组:在初期的人民公社,大多是几乡一社,平均规模为4797户,2万户以上得特大公社,全国就有51个。……1959年全国农业总产值比上一年下降13.6%,1960年比1959年又下降16.2% 第三组:1962年我国国民经济状况表 第四组:中国国民经济基本情况统计(摘编自《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年鉴2000》1999年12月采集)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材料一: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史记•商君列传》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明夷待访录•财计三》 材料二:就中国现代化的特定形式而言,在19世纪后半叶,它只是中国社会大变动中的一个流向;20世纪初辛亥革命后,中国现代化才艰难地逐步上升为诸流向中一个带有主导性的趋势;20世纪50年代后,现代化才上升为大变革的主流,成为占支配地位的大趋势。 ——张海鹏《现代化的研究视角与中国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材料三:数据背后的中国 第一组:一五计划的基建投资比重分配(%) 第二组:在初期的人民公社,大多是几乡一社,平均规模为4797户,2万户以上得特大公社,全国就有51个。……1959年全国农业总产值比上一年下降13.6%,1960年比1959年又下降16.2% 第三组:1962年我国国民经济状况表 第四组:中国国民经济基本情况统计(摘编自《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年鉴2000》1999年12月采集)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