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历类考试大学历史学
(简答题)

简述先秦时期重农抑商的演进。

正确答案

①李悝的平籴论,“籴甚贵伤民,甚贱伤农,民伤则离散,农伤则国贫。故甚贵与甚贱,其伤一也。善为国者,使民毋伤而农益劝。”粮价太高,就会损害居民的利益;粮价太低,又要伤害农民的利益。居民受到损害,就会离散;农民受到伤害,就会使国家贫穷。所以粮价过高和过低,它的伤害都是一样的。指出国家应合理控制粮价,才能国泰民安,国家要重视农业的作用。
②商鞅的抑商思想和农战政策。
③荀子提出“重农论”。他把农业和工商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不同部门相对待,既看到它们有互相依赖、互相促进的一面,又有互相对立、互相限制的一面,并在这种分析基础上建立了重农论。
④韩非重农抑商的理论“夫明主治国之政,使其商工游食之民少而名卑,以趣本务而外末作”明君治理国家的政策,总是要使工商业者和游手好闭的人尽量减少。而且名位卑下;以免从事农耕的人少而致力于工商业的人多。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简答题)

    简述秦汉继续实行重农抑商的原因。

    答案解析

  • (判断题)

    重农抑商的政策是儒家提出来的。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从根本上否定了重农抑商的必要性,赞成农本商末的划分。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简述刘邦“重农抑商”的主要内容。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苏州碑刻博物馆的《永禁机匠叫歇碑》,是清朝雍正年间机户为禁止机匠聚众叫歇(罢工),勒加(工)银而立。下列直接反映了该碑刻包含的历史信息是()。①重农抑商的经济思想②我国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兴起于苏州③资本主义萌芽时期手工业中劳资斗争④中国早期雇佣工人为改善经济待遇而开展斗争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分析战国时期在封建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下,商业反而得到进一步发展的表现、特征和社会原因。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孙立群在《怎样走好人生路》中谈到:“在一个重农抑商的社会,商人社会地位低下,经商只富不贵,从政才能既富又贵。”下列言论中均体现重农抑商思想的是()。 ①“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②“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 ③“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 ④“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中国古代社会长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抑商”的含义是()

    答案解析

  • (名词解析)

    重农抑商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