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格考试教师资格初级中学教师资格证

(题干)

本题共计 1 个问题

阅读下面的学生习作,完成问题。淡抹了年华①1岁以前的我,想哭就大声地哭,想笑就大声地笑,真是不知愁滋味。②那时的我,还不懂得什么叫做忧伤。周围有很多好同学,可以让我在不开心的时候随意“打骂”以消心头之气,可她们的脸上却依然绽放着最美丽的微笑,无论我怎么任性、怎么胡闹,她们都会最大限度地包容我。也许她们会因为我过分的蛮横而生气,没关系,第二天她们照样会和我继续疯玩打闹,然后再继续忍受我的“无理取闹”。③所有的东西都是在远去之后才想转身再重复一遍来路。④在一家杂货店遇到小学时的同桌,其实,我一眼便认出了她,只是名字记不得,模样不如从前,路边疾驰的卡车掀起满地灰尘,我低头绕开,转身装作不曾认识。⑤远隔人海我回望,发现她望了我一眼,两人默默地背道而弛。原来她也当我是个陌生人。⑥时间是最无情的刻刀,雕刻着我们岁月的流失,却不允许你做任何的缅怀。无聊时,经常翻着手机通讯录里滚动的同学的名字。内心总会有一瞬间的冲动,想按下绿色的电话图标键,但最终还是迟疑地把手僵持在半空。手机却突然响起,屏幕上显示着熟悉又陌生的名字,我又惊又喜。你说:“我想打耳洞已经很久了,你到底什么时候陪我去啊!不知道要和最好的同学一起打吗?我等你很久了!”“白痴啊!你着什么急?马上放暑假了啊!到时候一起去。”⑦这是我们曾经有过的默契,我相信它还在,所以我非常喜欢这句话:“当过尽了千帆,你还在我身边。还有什么好奢望的美好呢?”⑧我又想,有些东西没那么容易就被打败。比如我们在不同的地方看同一部电视剧,当看见女主角离开男主角时,你发短信跟我说:“有些人我们不能拥有,却终究要学着放手,但有一些人,你打也好骂也好,他永远不会离开。”⑨我知道你是在告诉我你一直都在。我们心里都很青春,成长就是这样,痛并快乐着。我们不得不接受生活带给我们一切伤害,然后我们才能无所畏惧的长大。⑩淡抹的年华,清新怡人。让我们将美好年华刻进这永久的同学关系中,走在岁月的光影里,照亮我们彼此的前程吧!

简答题
1

1.请从⑤⑥段中找出两个错别字,从⑧段中找出一处病句,并分别改正。2.请指出该作文的两个优点,并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正确答案

1.错别字:⑤段中“背道而弛”改为“背道而驰”,⑥段中“流失”改为“流逝”。病句:⑧段中“有些东西没那么容易就被打败”改为“有些东西没那么容易就被时间打败”。2.(1)角度新颖。文章以“淡抹了年华”为标题,意在告诉读者,良好的同学关系即使被时间淘洗,也不会被人遗忘,留给我们的都会是清晰美好的回忆。(2)语言优美。文章以散文化的语言,向读者呈现了“我”印象中“淡抹了年华”的清新怡人,而不是悲伤的调子,把良好的同学关系的回忆变成了一篇唯美的诗歌,让读者体会同学之间的关系值得珍重!(3)构思巧妙。文章紧紧围绕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来行文,但又不拘于此,作者善于在关键点处语出惊人,如“所有的东西都是在远去之后才想转身再重复一遍来路”,不仅在结构上承上启下,在内容上,也点破了散文的“神”。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单选题)

    阅读下面的教学案例,按要求回答后面的问题。时下,在一些课堂中,常常遇到这样的情景:老师说:"同学们喜欢哪段就学哪段,大家自由组合,选择同一学习内容的同学坐在一起。"于是,课堂成了"自由市场",学生们交换位置,你争我抢,自由民主的气氛洋溢着这个空间。以下是对这一教学现象的看法,其中不准确的是()。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阅读下面的教学案例,完成问题。某初中语文教师,在执教臧克家的《老马》时,要求学生用两个成语概括“老马”的形象。这个设计相当不错,因此激发了学生的解答欲望,短短2分钟里,提出了10多个成语,什么“逆来顺受”“精疲力竭”“百折不挠”“负重致远”“心地善良”“心力交瘁”“槁项黄馘”(此成语笔者课后查了词典才解其意,觉得十分贴切),结果都被教师一一否定,最后教师公布答案:忍辱负重,忠厚善良。而且要求学生必须记住。有专家问执教的老师:“你们不是在搞‘多元教学’的课题吗?为什么学生说出那么多成语,你都不予肯定呢?”该教师坦承道:“研究归研究,做归做,解读可以‘多元’,但答案只有一个。我不能让学生冒‘多元’风险。”他又补充了一句:“你别看现在大家都在喊‘多元教学’,真正能做到的依我看一个都没有。”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阅读下面的教学案例,完成问题。某初中语文教师,在执教臧克家的《老马》时,要求学生用两个成语概括“老马”的形象。这个设计相当不错,因此激发了学生的解答欲望,短短2分钟里,提出了10多个成语,什么“逆来顺受”“精疲力竭”“百折不挠”“负重致远”“心地善良”“心力交瘁”“槁项黄馘”(此成语笔者课后查了词典才解其意,觉得十分贴切),结果都被教师一一否定,最后教师公布答案:忍辱负重,忠厚善良。而且要求学生必须记住。有专家问执教的老师:“你们不是在搞‘多元教学’的课题吗?为什么学生说出那么多成语,你都不予肯定呢?”该教师坦承道:“研究归研究,做归做,解读可以‘多元’,但答案只有一个。我不能让学生冒‘多元’风险。”他又补充了一句:“你别看现在大家都在喊‘多元教学’,真正能做到的依我看一个都没有。”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阅读以下某教师的教学随笔(片段),阅读后清完成后面的问题。借助流行歌曲来营造氛围,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感受作品的魅力。所以我在教读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播放了电视剧《三国演义》的插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教读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播放了王菲演唱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通过“听”的形式,让学生在悠扬旋律的伴奏下,理解文本意境,沉浸于文本营造的美好氛围中,从而牢牢抓住了学生的心。对上述材料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请阅读下面的教学反思,回答后面的问题。要相信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激发学生智慧的火花。有时我们总是为僵化的课堂气氛而苦恼,其实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兴趣不是一天可以培养的。从新课程的角度来讲,教师和学生都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创造者,而不是被动的执行者。尤其是现在的孩子,他们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聪明指数绝对超过了我们小时候,如果要是用我们的标准来衡量他们是不行的,因此我们要相信学生的能力,给学生一个施展自己的平台。对以上材料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阅读下面的教学案例,回答问题。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文言文教学的具体要求,我们不仅要注重对文言文基础知识的教授,还要培养学生独立阅读、个性化阅读、探究性阅读、批判性阅读、创造性阅读,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例如,读《烛之武退秦师》,应该看到车辚辚马萧萧的战争场面;读《季氏将伐颛臾》,要能听到一向温和敦厚的孔子慈颜一怒、三呵门生时的不满。要培养学生批判的能力,引导他们学会自己理性地判断、评价。例如,在教学《烛之武退秦师》时,引导学生思考古代中国人的称谓特点,可得出这样的认识:除了凝聚了中华民族礼仪的优点以外,更多的是权力意识、等级意识、奴性意识。教学《兰亭集序》时,启发学生思考:王羲之在这篇序文中,对当时名士的几种生存方式持怎样的态度。对上述观点分析不正确的是()。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某中学语文教师给学生布置家庭作业。第二天上课检查作业时,老师发现一个学生未完成,老师气愤至极,要求该生抄写课文10遍。到第三天,该生还是未完成作业,老师更是大发雷霆,当众把学生拉到教室最后面对着墙壁站了一节课,并令该生课后抄写课文100遍,完成不了不准回家。问题:请用教育法律法规分析该语文老师的做法。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请阅读下面的教学反思,回答后面的问题。在高考的背景下,很多语文课变成了习题课和考试课,一定程度上使语文失去了应有的人文性和情感性;以往,在成绩与排行的压力下,语文也渐渐失去了轻松和活跃的氛围,变得沉重与凝滞;在追求“效率”的名义下,语文删去了活动与场景,只剩下知识与思辨。在应试的背景下,学生认为语文只要上课听听讲,做做练习题就万事大吉了;却不知道要学好语文的根源--在生活之中。对以上材料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