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里头遗址位于河南省偃师县,自1959年发现以来,陆续进行考古工作,2003~04年的初步发掘表明,这是一座始建于二里头文化二、三期即早、晚期之交,延续使用至二里头文化末期的都邑。宫城面积逾10万平方米,内有两组排列有序的宫殿建筑群,它们分别以著名的1号、2号大型宫殿基址为核心,每组都有明确的中轴线。宫城、大型建筑以及道路都有统一的方向,显现出极强的规划性。宫殿区的四围均有宽达10余米至20米左右的大路,大路纵横交错,大体呈井字形,构成二里头都邑中心区的道路网。宫城城墙就是沿着已探明的四条大路的内侧修筑的。又在宫殿区南侧大路的早期路土之间,发现了两道大体平行的车辙痕。发掘区内车辙长5米多,且继续向东西延伸。车辙辙沟呈凹槽状,其内可见下凹而呈现出层状堆积的路土和灰土,两辙间的距离约为1米。
遗址中的1号大型宫殿基址(约1万平方米)被复原为:
在高于原来地面约1米的台基上建早廊庑建筑;廊庑为居中设墙的内、外复廊形式。东庑的北段进深加大,很可能设有“东厨”;南廊庑的大门是有东、西门房(塾)的穿堂门——这种式样的大门奠定了后世宫门的基本形制,直到晚清;主殿堂为面阔偶数开间的、前堂后室、两侧设有“旁”、“夹”四阿单檐版筑墙(内有木骨)草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