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患头痛病的樵夫上山砍柴,一不小心碰破了脚趾头,出了一点血,但头却不痛了。以后凡是头痛病发作,他就有意地刺破这个脚指头,每次都收到了疗效。中医针灸穴位的“大敦穴”,据说就是这样被发现的。樵夫因为能坚持用普遍联系的思维方式,才发现了用刺激脚趾穴位的方法能治愈头痛病,这说明()。
A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以大胆想象为前提的
B科学的思维方法都是人们无意间掌握的
C科学的思维方法靠亲身实践才能掌握
D科学的思维方法必须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判断题)
我们要对论辩的范围,过程进行精准的控制,我们不能一不小心泛化概念。
(判断题)
单纯学西方逻辑有个障碍,怎么把他直接映射到汉语论辩中,可以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中一脉相承的逻辑思维。
(判断题)
笛卡尔在寻找获得学问的方法时所走的每一步都是小心、缓慢的。
(单选题)
有位工人不小心弄错了配方,生产出了一批不能写字的纸。正当他垂头丧气之时,他的一位朋友却说:“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不能用来写字的纸,或许可能有其他的用途。”果然,他们发现这批纸的吸水性很好,于是取名“吸水纸巾”,拿到市场去卖,竟然十分畅销。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单选题)
“上世纪,医学家们为研究甲状腺肥大病的发病原因,对一些发病地区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这些地区的地理环境、气候、生活习惯等许多方面都相同,但人的食物和饮水中缺碘这—情况却相同。于是得出结论:人体内缺碘是引起甲状腺肥大的原因。”这里运用的是探求因果联系中的()法。
(简答题)
有个法院审理一起盗窃案件,某村的A、B、C三人作为嫌疑犯被押上法庭。这个法院的法官是这样想的:初审的时候,在没有威迫的情况下,假如不是盗窃犯就不会说假话;相反,真正的盗窃犯是一定会为了掩盖罪行而编造借口的。因此,法官得出这样的结论:说真话的肯定不是盗窃犯,说假话的肯定就是盗窃犯。事后,事实也证明法官的这个想法是正确的。审问开始了。 法官先问A:“你是怎样作案的?快快从实招来!” A回答了法官的问题。但是,A讲的是某地的方言,法官根本听不懂A讲的话是什么意思。 于是,法官就问B和C://“刚才A是如何回答我的问题?” B说:“禀告法官老爷:A的意思是说,他并不是盗窃犯。” C说:“禀告法官老爷:A刚才招供了,他承认自己就是盗窃犯。” B和C说的话法官是能听懂的。听罢B和C的话之后,这位法官马上作出判决:B无罪释放,C是盗窃犯应予逮捕入狱。 请问:这位聪明的法官为什么能根据B和C的回答,做出这样的判决?
(简答题)
“健康”是医学中的重要概念。医学应该是研究健康的科学,而不应该仅仅是忙于应付各种疾病。问题是什么叫“健康”?有人认为,所谓“健康”,就是“主观上感觉良好的状态”。但是,认为自己健康的人或未被医生检查出有病的人,不一定是健康的。在原发性的心脏病中,有25%是未被病人自己或医生察觉到的。国外医学界有很多人认为,“健康就是没有疾病”。这种看法值得商榷。如果把“健康”定义为“没有疾病”,那么,“疾病”也就可以定义为“不健康”了。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定义为:“健康是个体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的完全安宁状态”。健康应该包括身体和精神两个方面,这是正确的。但是,什么是社会上的“完全安宁”?显然,对它的理解可以随个人的观点和社会关系不同而有很大差异,难以规定统一标准。何况社会上的安宁并不决定于个体的生物学状态。按这个定义所确定的健康目标,必然超出医学力所能及以范围。以上几段文字,从事实上说明了对“健康”这个概念的定义的不确切之处。请你根据这些事实指出上述关于“健康”的定义各违反什么逻辑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