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的文字表达方式体现在文书用语和文体两个方面,深受时代和时尚的直接影响,“时运交移,质文代变。”古代公文在严格遵守国家法定的文书程式的同时,比较讲求公文的文采,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刘勰曾就皇帝的六种诏令的文体进行了论述。
魏晋以降,华伪淫丽的文风日趋盛行,与玄学清谈相得益彰,土大夫您意追求语言文字的华艳,借此作为猎取功名禄位的手段,各国统治者也推波助澜,专意选任那些文行秀敏、擅长辞笔者,撰拟公文。著名的“建安七子”中,阮瑀、陈琳都做过曹操的记室参军,军图书檄多出其手。
北魏初,风气纯朴,文书简要,自孝武迁都洛阳,渐染南朝流风,太和以后,愈演愈烈,不得不变。太和八年(公元484年),孝武下沼“求直言极谏,务今辞无烦华,理从简实。北周左承苏绰制文案程式,要求斩彫(diao)为朴,变奢从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