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历类考试大学文学
(填空题)

1928年以后,郭沫若在日本度过了十年流亡生活。这期间,他写的自传有()、《反正前后》、()、()等。

正确答案

《我的童年》;《创造十年》;《北伐途次》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填空题)

    1927年“四•一二”政变前夕,郭沫若在武汉《中央日报》上发表了著名的(),揭露蒋介石的反革命罪行,1928年,郭沫若流亡日本,在这期间,他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研究()和()。

    答案解析

  • (填空题)

    除《女神》外,郭沫若还出版了()、()、()等诗集,1928年写的(),显示了革命文学初期诗歌创作的实绩。

    答案解析

  • (填空题)

    1924年4月,郭沫若翻译了日本经济学家()的()一书,通过此书,郭沫若对马克思主义有了较完整的了解。

    答案解析

  • (填空题)

    1928年,以后期的()和新成立的()为一方,以鲁迅和茅盾为一方,展开了关于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论争。

    答案解析

  • (填空题)

    1928年,以后期的创造社和新成立的太阳社为一方,同鲁迅和茅盾等展开了关于()的论争。

    答案解析

  • (填空题)

    郭沫若在新文学的第一个十年里,就写出了《卓文君》、()和《聂嫈》三部历史剧,后结集为著名的《三个叛逆的女性》出版。

    答案解析

  • (填空题)

    1928年,以后期的创造社和新成立的太阳社为一方,以()和()为一方,展开了关于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论争。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郭沫若在诗作中把“五四”以后的祖国,比喻成“年青的女郎”,这首诗作是()。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郭沫若在留学日本期间,曾受到泛神论哲学思想的影响。其中,对他影响最大的哲学家是()。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