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历类考试电大国家开放大学《言语交际》

(题干)

本题共计 1 个问题

子夏的性格和子路很相似,也是一位勇猛的斗士。在孔子周游列国的十几年中,他一直是孔子的护士。但他这个人又是个有名的小气鬼。 有一天,孔子和弟子们外出,天要下雨,可都没有带雨伞,正好路过子夏的家。 子路提议说:“咱们到子夏家借把雨伞吧! 孔子连忙拦住子路,说:“不要去,不要去。子夏这个人我了解,他十分护财,他的东西别人是借不出来的。” 子路说:“我能把我的东西拿出来和朋友一起享用,就是用坏了都不心疼。难道老师借把雨伞用用,子夏都不肯吗?” “我不是那个意思。”孔子感慨地说道。“咱们不能硬让人家去干自己不愿意去干的事。只有这样,咱们大家相处的时间才能长久些!” 本来可以顺道到弟子家借用雨具,但孔子的想法是:既然子夏惜财,我们就不要难为他。否则处久了,难免产生隔阂。 的确,人格有自己的性格特点,交际中,我们要顺着他人的特点,照顾别人的感受,不强人所难,不让人家做不想做的事。别人知道你体贴他,自然会反过来为你着想。

简答题
1

阅读上面的案例,根据言语交际原则具体分析孔子的言谈是否符合言语交际的基本原则。

正确答案

孔子的言谈符合言语交际中的角色原则、礼貌原则和协调原则。孔子的社会角色是老师,但在此案例中他的交际角色是一位借伞人,当这两种角色错位时,孔子淡化了自己的社会角色特征,服从交际角色的要求。他以尊重来看待子夏惜财的性格特点,充分理解子夏的处境、心情,设身处地为子夏着想,不愿意勉强子夏去做他不愿意做的事,这符合言语交际中的礼貌原则。在子路对此表示不理解时,孔子耐心地解释,有意识地调节自己的言语,协调交际关系,使双方原有想法的差异尽量缩小,言语贴切而得体,符合言语交际中的协调原则。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填空题)

    语言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概念和音响分别就是符号所指和所能,因此语言也是一种符号系统。

    答案解析

  • (判断题)

    语体和风格实际上是一回事,互相对应。

    答案解析

  • (判断题)

    幽默是指言语感染力,是一个人社交能力很重要的方面。

    答案解析

  • (判断题)

    修辞格是一种超越语法结构的特定结构格式。

    答案解析

  • (判断题)

    幽默不同于讽刺,但与“滑稽”其实是一回事儿。

    答案解析

  • (判断题)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是孔子所说,这表明古人很早就注意修辞。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下面的各种说法,哪些正确?哪些不正确?简要说明原因。 (1)对比就是对偶。 (2)反对也是对比。

    答案解析

  • (判断题)

    杜甫诗“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说明修辞很重要。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